第五十五章 三个臭皮匠 凑个诸葛亮 (第2/2页)
上官雝不由得愁眉苦脸的道:“这个……雝实在是没有什么办法。”他也不是机谋诡辩之才,得到的魂兵除了给他改了个记忆之外,也没有给他什么太多的能力,所以他真想不出来,用什么办法,把这个事圆过去。
丁利也没有真指着上官雝,就向麴华看去,他得了麴义的全部才能,麴义可是统兵奇才,看看他有什么办法没有。
麴华被丁利看得十分有压力,想了想道:“若能让孙权感觉到曹操给他的信,充满了压力、逼迫和威胁。那就好办了。”
丁利想了想道:“你那信可带在身边?”
“就在身边!”上官雝在自己的袖袋里,把信取了出来,丁利展开看道:
“操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居于江左,遥思孙文台雄风虎烈,孙伯符霸王英姿,不觉念将军之风彩,当不输与父兄。以将军之能,幼冠而镇江东六郡八十一州,抚民安地,平越保疆,此有大功也,操虽未见将军之面,但将军之威,早已存心久矣,今刘备诈称皇室,伪名有诏,祸国乱邦,故操请之于天子,加将军为车骑将军,扬州牧,赐封关内侯,与将军便宜行事之权,与操伐灭刘备。望将军幸勿观望,速赐回音。”
这信和曹操本来的书信有几分出入,最大的不同就是没有咄咄逼人之势,还有几分商议,如果这封信在东吴公布,就是鲁肃、周瑜再有影响力,只怕也不能让孙权不动心,并挡住张昭他们的疯狂了。
丁立轻声道:“可惜,要是有人能改写一下,笔迹无错,还能有这大印就好了。”
上官雝听了就道:“这有何难!”他又在口袋里取出一封信来,道:“这信上的笔迹不成问题,必竟东吴不可能拿去和曹操对质,而大印这张绢上就有,本来是为了给我拿备用信的。”
在三国时期,还没有用到纸,都是用绢,但是绢的保存不便,丢失的可能性太大,为了方便,在正信之外,往往都会带有副绢,一旦正信失落,就填上副绢,就是一封新的绢书了。
丁立不太了解这个,但是看到还有一封空白的绢书,不由得大喜,就道:“那好,麴老板,你让人拿笔墨过来吧。”又向上官雝道:“你不要着急,等我想想这封信该怎么写。”
上官雝做准备的时候,丁利就把原书当中,曹操写得信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结合眼前的信,说道:““孤近承帝命,奉词伐罪。旄麾南指,荆襄之民,望风归顺,今统雄兵百万,上将千员,居于江左,江东之地,岂不惧化为殛粉否?又思孙文台雄风虎烈,共讨董逆之谊,不由唏嘘,为其妄窃玉玺,应誓而亡,威慨在心。尔父未见功于国,反有异心,尔不为父正名呼?今刘备诈称皇室,伪名有诏,祸国乱邦,操请之于天子,加尔为车骑将军,扬州牧,赐封关内侯,赏天威与尔,命尔速擒刘备,清理江汉,孤明年春时欲与尔会猎于江东,同分土地,使尔可入京奉帝,此天恩浩广,言之难尽,休生观望,速言回音。”
上官雝挥笔而就,麴华看了,不由得道:“有了这‘欲与而会猎于江东,同分土地,使尔可入京奉帝’的话,孙权必不肯再与曹操合作了。”
上官雝也道:“那贾诩曾叮嘱我,让我见到孙权的时候,不可无礼,我明日偏偏按着无礼的来,岂有不激怒他的道理。”
丁利叮嘱道:“子修不要做得过了,这信没有人能拿回去对质,但是子修的行事,还是会被人说的,所以只要子修摆出一个样子就够了,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了。”
三个人都清楚,曹、孙两家能不能结盟,除了要看孙权之外,还要看曹操,所以上官雝不能过早的暴露,还要回去面见曹操才能把这盘棋重新走活,不过对于自己三个人能想出应对的办法来,丁利还是很得意的,不由得在心底暗道:“嘿嘿,我们这三个臭皮匠,还真就凑出一个诸葛亮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