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盐税 (第2/2页)
杜老夫人自那日被气晕过去之后,身体就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不能吹风,也不能过度晒太阳,整个人都没了什么精气神。
杜钱盛早早就被酒色掏空了皮囊,但是他平日夜夜笙歌,还要和自己的夫人李氏斗智斗勇,此时还算精神。
在堂屋里坐着的,还有惊疑不定的李氏,自己的丈夫今天难得没有去谈生意,但是也不在自己的院子里,而是跑到了老太太的慈安堂里,她知道这两人一定是有秘密,于是强跟了过来。
这一切,其实都只是因为一件事——盐税。
杜家今天白天接到了不少拜帖,和寻常没有什么两样——虽然杜家属于外戚,在京中一向为正统的文人所不齿,还是有不少学子想要另辟蹊径。
但是这些拜帖中,有一份格外的引人注意。
精致的云纹素锦,有微微反光的暗纹,在这样的锦上写字,要想不洇墨,必须辅以制作工艺复杂的徽墨——整个京城中愿意这么折腾,且有这份财力的人不出两掌之数。
但是这么精致的拜帖却没有署名,且拜帖比寻常的要厚上一倍,因此,门房接到这份拜帖后不敢怠慢,直接让人把拜帖送到了杜钱盛手上。
杜钱盛自然也不敢怠慢,他把手一探,就知道这份拜帖里另有乾坤,于是抛下自己手上要谈的生意,火急火燎就赶回了杜府。
在慈安堂里,和杜老夫人一起拆了这份拜帖。
拜帖里掉出来一份用普通的纸写的帐,虽然只有寥寥数语,但是平日里杜钱盛和自家的生意打交道,自然知道这是他们和南边的特殊“生意”。
杜家在先帝时期,一直都是朝中出了名的富贵。出了一个皇后,让杜家依靠着皇家,走南闯北发了不少财。
先帝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杜家自从封了国公之后,每年都能敬上大笔银子,以一家之力,让国库从紧巴巴变成稍有富余。
户部再也不哭丧着脸说没钱,先帝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想要去把自己的摇钱树给查没了?
于是,明知杜家发家有问题,先皇还是默许了他们的行为。
在发家之后,杜家逐渐长成了一个庞然大物,其行事虽然一如既往的高调,但是生意上收敛了不少,违反律法的行为越来越少,到最后有心人想要探查,不仔细寻找痕迹也探不出来了。
和南方不少官员的交易也是如此。
一开始把手插到盐税上的时候,杜家还心惊肉跳,但是随即,他们就发现,打着盐税主义的不止他们一家,朝中各方势力都有掺和,而且可以说是心照不宣。
渐渐的,杜家便也放开了手脚。
杜家不是直接侵吞盐税,这样太蠢,而且一查就能发现。杜家的人提供店铺,供南方富庶地带的官员消费,也给那些官员做假账,官员拿出来卖的东西给出高价。
有了资金的往来,杜家和这些官员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万分紧密,偶尔,他们也会和这些官员一起,做几笔“大生意”。
在春秋购买盐引的时候,盐引的官价和实际能拿到盐引的价格是不一样的,为了能拿到更多的盐引,不少盐商会给官员送去豪礼。
金玉之类的落了俗套,太湖石金丝楠遍地都是,各种锦罗绸缎数不胜数,都是盐商绞尽心思送给官员的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