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崔氏红利 (第2/2页)
现在,他主动提出支持王爷,以全部的人力,一半的家产,几乎是破家支持了。
这在几大世家中是力度最大的,范阳卢家与我们也只是合作关系,他们也不过是把范阳卢家按房头分了房,但是总体实力仍在。
可是这到底是为什么?清河崔家为什么会破家支持王爷?
难道是吓得?还是他真正看清了形势,决心跟随王爷的脚步?还是他另有图谋?
说实话,我真的很难下决心,但是有一点,既然他提出来了,那么我们就接着。
以现在秦王府的实力,区区一个清河崔家,不管他想要做什么,我们都接得住。”
杜如晦听到这里,突然咧嘴笑了,“清河崔家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个世家。
历朝历代,大世家多了去了,有的活下来,有的如博陵崔家一样没了。
崔珐只要没有老糊涂,他就知道该如何选,他的根在清河郡,就在我们齐郡眼皮子底下。
大家族在非常时期总是要做一些非常的事情,清河崔家此前犯了很多的错误,到了现在他自然要千方百计进行补救。
现在虽然看着清河崔家是破家助王爷,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有博陵崔家的前车之鉴,还容得了他有别的选择吗?
他现在虽然有些痛苦,但是只要王爷成功,那么清河崔家自然就会跟着形势大涨。
要是我们把他们崔家人真的利用起来,肯定会有人伤亡,但是肯定也会有人立功受奖,甚至因此而平步青云也未可知。
崔珐此时下注,是看准了才动手的,图的是王爷的未来,我们大可随意使用安排,他翻不起什么波浪来。”
京兆杜家的名头也响了几百年了,杜如晦又是族中出类拔萃的,他的这一番话比起房玄龄更有说服力,毕竟房家比起杜家来就显得式微了一些。
房玄龄拍拍手中的那份名册,这上面是崔珐交出来的崔家青壮名单,上面清楚地记着每个人的年龄姓名和住址,甚至包括特长都有记录。
“崔彤也在册子上,”他苦笑一声,“一共有两千六百多人,几乎可以独立成校了。”
张恪摆摆手,“崔家都是些读书人,让他们上阵杀敌,那是糟蹋人才,咱们不干傻事。
大哥看着分配一下,对一些名声在外可堪重用的,直接纳入到各级官府中量才使用就是了。
另外,各军各营里都缺少一些书佐典签之类的人,可以把这些读书人分配下去,让他们来做这个事情。
区区不到三千人,他们混在我们的数十万大军中,又能如何呢?就算是三千斤砂子,放在几十万斤米里也吃不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