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高层震动 (第2/2页)
李乾承显然不这样认为,当一个人拥有了权力之后,那么他就会想要更大的权力。
而当他拥有了这个实力之后,李乾承更加对他不放心了。
李乾承当然不会轻易的去相信,手中握着刀剑的人不会伤害自己。
所以他反过来提出了另外一个疑问:
“老师如果真的有这一天的话,那么你会选择站哪一边?”
其他人李乾承暂时不用去管,但是魏征的态度对他来说还是比较关键的。
因为魏征是出了明的直言不讳,也正是因为这个样子,所以李乾承只要掌握了魏征,那么就相当于掌握了文官的这杆枪。
到时候很多自己不能够去说的问题,他们都能够替自己一一的去表达。
而且魏征是一个极其念师生情义的人,所以只要自己能够掌握好的话,那么就一定能够得到魏征的支持,并且在朝堂上的声音越来越大。
到时候只要自己获得了朝堂上的支持,哪怕李恪在地方上的势力越来越大,自己也能找个理由削减他的权力或者直接将其铲除。
魏征神情严肃的回答李乾承:
“如果真的用那一天,那么我将会是第一个铲除这些逆贼的马前卒。”
李乾承终于微笑着点了点头,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丞相府之中,房玄龄正看着自己面前的这个消息,他不知道该如何去形容自己内心的震惊。
他唯一能够确定的就只有两件事,第一是朝廷的兵马绝对没有到益州。
其次,这绝对不可能是某股势力的隐藏兵马,而这某股势力指的就是皇氏。
于是这支兵马就毫无预兆的出现在益州,而且根据情报上来看,这支兵马的战斗力甚至远超益州任何一支军队。
房玄龄将自己手中的这个情报递给了杜如晦:
“这件事情你怎么看?要知道这件事情说大可大说小可小。”
杜如晦看了之后一阵的沉默,李恪原本自己就看不透,现在他手中还握有如此强大的一支军队。
关键是这支军队从来都没有在他们的面前表现出来过,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直逼“阴谋”两个字。
杜如晦终于开口了:
“还能怎么看,你觉得李恪有造反的心?”
“怎么可能?李恪乃是陛下三子也是大唐的皇子。”
可是这前后有些矛盾,首先第一点为什么李恪的手中会有这样的一支军队。
其次他有一支军队为什么不告诉朝堂。
最后这一支军队是用来对付谁的?
这些都是他们必须要搞清楚的问题。
最后杜如晦问出了一个相当关键的问题:
“你觉得陛下会如何看待这件事情?还有真的有人会对蜀王殿下不利吗?”
这两句话直接将焦点引到了大唐皇帝陛下和大唐太子的身上。
如此隐晦的话题,如此敏感的问题,如果不是这两位谈及的话,或者是换做其他任何人谈心都会被扣上一顶大逆不道的帽子。
房玄龄只是轻轻的摇头叹息,他总觉得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