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阎典史乃是大才! (第2/2页)
“老祖宗,请你救救大明朝,救救大明朝的天下百姓吧。”
朱元璋沉声喝道,
“男子汉大丈夫,岂能像女子一样哭哭涕涕!快站起来,把你面临的局势详细讲说一遍!就算我帮不了你,通天博士也会帮你。
忘了告诉你,通天博士也是咱老朱家的人。他是朱标的结义兄长。
他有责任挽救大明!
贤侄,我说的对吗?”
朱元璋看着李昊笑咪咪地问了一句。
李昊也不理会倚老卖老的老朱,他先是问了朱以海一些问题,搞清楚真实的明末局势。
他不问清楚不行,毕竟清朝修的《明史》的可信程度,比金庸的《碧血剑》强不了多少。
随后李昊就给了朱以海几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鲁王如果守不住浙江,你可以退往湖南,退往广东广西,甚至西南三省,千万不可退往福建。
因为掌控着整个福建的郑芝龙随时都会投降清军。
第二个建议:立即派出不仇视闯王的得力大臣,前往荆湖西部招降闯王余部。闯王余部如今正处于群龙无首的惶惑时机,只要你拿出足够的诚意,闯王余部就会归顺于你。
我强烈建议你派张煌言前去招降闯军余部。
招降成功后,就由张煌言亲自统领这支实力强大的精兵。
第三个建议:
一定要撤掉湖广巡抚何腾蛟,此人私心过重,不通军略,会在关键时刻毁了抗清大局。
第四个建议:
方国安此人不可靠,后来他投降了清朝。
你回去后,可想法杀之。
第五个建议:
清兵势大,你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告诉你几个名字,这些人都很有本领,且都是誓死抗清的忠臣。你要想办法把他们招到麾下,并重用他们。
张献忠一旦阵亡,你也要第一时间派使者前往西蜀,招降他的余部。”
李昊把明末清初一些比较有名的抗清将领的名字全都告诉了鲁王。
鲁王担心自己记不住,还用毛笔完全写了下来。
不过鲁王对招降闯军余部颇有顾忌。他有点为难地说,
“洪武皇帝,通天博士,你们有所不知,闯王逼死了崇祯皇帝,和我大明仇深似海。如今我虽然登基为帝,但因为血脉疏远,颇为一些人不喜。
如果我提出招降闯军余部,我担心他们会在桂林拥立朱由榔。”
“糊涂!”
朱元璋与李昊几乎是同时吼出了这两个字。
朱以海看了看朱元璋,又看了看李昊,不知道自己哪里糊涂了。
李昊向朱元璋一抬手,
“老朱,你告诉他,他哪里糊涂了?”
朱元璋用恨铁不成钢的语气说道,
“朱以海,你也是我的后代,怎么一点也不通兵法呢?闯王逼死了崇祯帝又如何?如今闯王已经死了,数十万闯军都是纵横天下的精锐。只要你想办法把他们招降,立即就有了与清军争夺天下的实力。
这是天翻地覆的乱世啊。
乱世什么最重要?不是什么君臣大义,而是实力。
只要你有实力,谁敢拥立朱由榔,派兵剿灭就是。怕他何来!”
朱元璋说到这里停住了,看着李昊说道,
“贤侄,现在轮到你来教训他了。”
李昊笑道,
“你想说的,就是我想说的。我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再补充一句:天下未反闯先反,天下皆降闯不降。鲁王,闯军虽是反明的急先锋,同样也是抗清最坚决的一支军队。”
朱以海重重地点了点头,
“孙儿明白了。我回去之后,立即就派张煌言前往荆湖西部招降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