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孤独的嘉靖 (第2/2页)
嘉靖想了一下,脸上有着每次提到张聪的落寞,说道:“是朕做王爷时的朋友,是朕当皇上之后的臣子,是跟朕并肩作战过的斗士。”
灼华从来没有听过嘉靖评价张聪,但是嘉靖喜欢听灼华说张聪,说张聪的一切。原来张聪和嘉靖还算是乡里,嘉靖没有进宫当皇帝之前,在王府是认识了张聪。张聪比嘉靖略长几岁,两人年少相识,张聪就如他的名字一样,聪颖过人,博学多才,更重要的是对事情见解独到,无论是对于治国,还是育人。
曾经的张聪对着年轻时候的嘉靖有着很大影响。年轻时的梦想,总是天真。他们梦想着国富民强,梦想着政治清明,他们一起透过大礼仪之争,战胜了朝廷中的居功自重的大臣,获得了权威。刚开始他们有着勇士一般的斗志和征服力,他们一起开始了大大阔斧的改革,他们按照他们年轻时设计的蓝图改造着这个国家。
但是张聪战斗中的朋友不是其他人,是皇上,权利集中的寡人。在初试皇权之后,嘉靖变得越来越贪婪。他变得自负,骄傲,更是将控制群臣当做游戏,而他是游戏的主宰着,他乐得其中,慢慢忘记了刚上位的初衷。慢慢地,嘉靖开始厌恶会对他提出建议的张聪,更痛恨张聪的改革有时候会触动至高无上的皇上的利益,两人渐行渐远。
张聪在深知二人只是皇上和臣子关系后,选择致仕。但是他到哪里嘉靖都不放心,嘉靖一是不舍当年的友谊,二是不相信张聪会就此罢休。于是他只许张聪在南京的书院教书,天下哪里都能去,就是不许回京城。
他们就像两个吵架的友人,都不曾低头,他们坚持自己的主张,都不愿妥协。就这样,张聪在书院一待就是三十年。最后就连他们共同的爱好修道,他们的见解都相差甚远。嘉靖更是派去锦衣卫跟着他,一是为了照顾,二是为了监视,到底哪种感情是真的?别人无从知晓,或许二者都有吧。
“先生感恩皇上,忠于皇上,为皇上教出可以治国的臣子,一直都在皇上身边。”灼华柔声说道。
“是啊。”嘉靖叹息,眼神中有着遗憾。
“奴婢记得初次见皇上,见到皇上的宫殿里,总有熟悉的感觉。后来想想,这种熟悉的感觉,就是先生房间的布置,跟着皇上的宫殿惊奇的相似。只不过先生那里可比不上皇上的精舍大气奢华,但是其他的都是一样的。”灼华偷瞄嘉靖一眼,继续说:“先生跟奴婢说过,修道最重要的精神上与神仙统一。奴婢那时年纪小,哪里懂得这些,奴婢又是出身市井,以前见过的都是俗人莽夫,从没有见过先生这样的,豁达宽容,生活讲究精细。重要的是先生心中有爱,对我们学生的爱,对天下苍生的爱,对万物的爱,所以先生并不寂寞。”
嘉靖失神了,过了许久,缓慢说道:“那么朕呢?曾经也是和他一样有着抱负和仁爱的人。”
“奴婢看来,皇上和先生一样,心系天下苍生。先生常说,皇上苦,天下都是他的,天下人也是他的,南有倭寇,北有鞑靼,但是如果君臣一心,皇上还可以少受点委屈。”灼华说着,头上的髻已经梳好。
“都说做皇上好,只有他知道做皇上的苦。”嘉靖看着已经梳好的发,欣慰说道:“张聪把你教的不错。”
他们讲的喜儿哪里听得进去,本是强打起的精神,不一会就投降,竟然趴在梳妆台上睡着了。
“奴婢一个女人,哪里懂得什么,只不过记得先生的话,这么说说陪着皇上解解闷,皇上别嫌弃奴婢肤浅就好了。”灼华笑着,拿起簪子,给嘉靖带上。
“你教黄锦做的那些吃的都是张聪教你的。”
灼华愣了一下笑道:“什么都瞒不过皇上的眼睛,奴婢在书院长大,伺候先生,时间久了也就知道这些这中间的门道,只是一些皮毛而已。”灼华并没有说,有一些不是听张聪说的,是从李矾和李时珍那里听来的,但是这些并不能跟嘉靖说,毕竟他们不是嘉靖信任的人。
“也难为你了,那个茉莉茶枕就很好,这个肯定不是张聪教你的。”
“就说了皇上是神仙了,这么点事情都瞒不过您。”
“你是苏州人,天下还有哪里的茉莉花比苏州更好的啊?”
“江南好,苏州也好,皇上虽然富有四海,但离四海最远,等到皇上空了,游幸江南,那样才好。”灼华将嘉靖最后的头发整齐的放在身后。
嘉靖起身,往外走,灼华轻推尚喜儿,尚喜儿恍惚地醒来,跟在嘉靖身后。
嘉靖悠闲走着说:“你休要哄朕,朕可不是昏君。游幸江南?又不知道要花费多少钱财?下面群臣不知道要有多少张嘴等着骂朕呢,朕不担昏聩的恶名。而到那个时候,你也要背上媚上的骂名。”
“看看,就奴婢的这点见识,皇上还跟奴婢计较了?”灼华撒娇埋怨,引得尚喜儿和黄锦一阵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