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武侠:我在江湖 > 第15章一如既往的边关

第15章一如既往的边关 (第2/2页)

北京城,前门大街上,一辆孤寂的马车在道上缓慢地行走着。

地上厚重的雪,伴着天空中的圆月,映着原本应该漆黑的夜,一片光明。

“呵呵”一阵美好的笑声,让有些醉意的徐睿瞬间清醒。

他掀开车帘,看着白茫茫的一片,没有意念中的身影,他轻声说道:“停车。”

车夫拉住缰绳,徐睿从马车上下来。清冷的北风在身边呼啸,他将披风拢了拢,想着这样的夜,有人喧哗,有人寂寥,在伊人那方,必然是她心中喜欢的温暖陪伴着她。

灼华还在大同吗?还是已经离开了,或是已经南行,回到了苏州?徐睿想着每天都困扰着自己的问题,她走了多久了?只是一年,他却感觉像是一世。这样的雪,他应该牵着她到牛碌山上寻梅才是。

她是多么心狠的女人,说不嫁就毅然决绝地离开,说忘记就不再思念。

但是人海茫茫,无论他怎样寻找,却总也找不到第二个灼华。如果说这是生活对他的煎熬,无疑他想投降,他多想可以真的迷失自己,可以忘记过往的一切。

经历苦难的人们,又不知道怎么熬过了这个冬天,终于到了春天,这个万物复苏的季节。整个冬天,每天几乎都处于灾难当中,边关的战事一直都紧张,三天两头的鞑靼侵犯,李研忙碌的根本顾不上灼华。李矾更是,新的一年又是新的开始,春耕开始,他的生意还要继续。

上天还算仁慈,或许上天也感觉苦难的人们需要垂怜,整个春天连续下了几场雨。有了水,前一年干涸的河流有了流水的声音,光秃的山坡已经绿意盎然,去年一整年都不曾光顾的鸟儿,似乎也知道是个好年景,飞了回来。

流离失所的人们,虽然依旧衣衫褴褛,家徒四壁,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但是家乡仍旧是家乡,没有失去田地的人们,又回到了属于他们的地方,开始了新一年的耕作。据说京城里新上任户部的官员还算有作为,早在冬天都已经想到了所有救灾的方略,春耕前下达到每一级县衙,人们都准备好去官府借粮,借苗,准备新一年的收成。

灼华和李矾又一次走在乡间,看着地里长出的苗儿,与一年前的光景,现在除了庆幸和感恩,还能做什么呢?土地是农民的根本,没有人会愿意离开自己生长的那片土地,即使那里再差,他们也不愿意,他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那里,他们信仰叶落归根。灼华的母亲也因为逃难离开了家乡,但是三四十年从来没有忘记思念。

相对于这般美好的景象,灼华始终难以忘记那些饿死,病死,冻死的灾民,灼华也明白了,什么都没有活着更重要。

又是一天夜晚,夏凉的夜晚,李研回到家中,灼华照例给他拿好换洗的衣服,有灼华在的时候,李研享受着这种舒心的服务。

“你打算在这待多久?”这句话不是李研问灼华的,也不是李矾问灼华的,而是李矾问李研的。

李研边吃边说:“不知道,应该会一直待下去,我喜欢这里。”

李研只是把李矾这句话当做家常一样,他没有见到李矾认真的脸。

“母亲并不知道你在边关。”李矾淡淡说道。

李研大口吃饭的嘴停下了,碗还端在半空,咽下最后嘴里的饭,看着李矾那一张从来没有看到过情绪的面孔,李研放下碗筷,过了许久才说道:“那就跟她讲,我在外面有着营生。”

这是李研考虑很久的决定,他要留在这里,为了一起奋斗的将士,为了天下百姓的安居乐业,为了他对宁安的诺言。

“好。”李矾答应。

男人总归有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意志坚定,不屑追求,穷其一生又何妨。

母亲已经不是李研的牵挂,孩子也不是李研的牵挂,李研现在做的,只是他想做的,愿意做的,他不想改变,也不曾改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