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周颠的怪病 (第2/2页)
赵昺犹豫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道:“从来没有。周卿应该问过上仙,可上仙对朕之事一无所知。”
“官家不必担心,上仙可能是不想透露天机。”张中赶紧安慰一句。
“大明当立,张卿不必安慰朕。朕只是不甘心大宋就此而亡。如果朱国瑞真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也算是为大宋报了灭国之仇。”赵昺颓然地一笑。
“那为何不让他恢复赵姓,再建大宋?”张中借机劝到。
“这又何必?”赵昺摆摆手,“既然上天已经决定让他立明,朕又何必强求于他?只要你们将来找机会告诉他,他是赵氏子孙也就可以了。”
“官家……”张中不禁有些伤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说话间,地上的周颠清醒了过来,开始大口喘息。
赵昺走到他的身旁道:“周卿,等你养好身体,就送佛玉去和州吧。具体的事宜,由你全权负责。朕只希望他们能够留下赵氏血脉,也就心满意足了。”
“必不负官家之托!”周颠艰难地撑起身子,郑重领命。
等张中回到禅房,当即给弟子刘基书信一封。
“吾徒伯温,如今天下大乱,若非命世之主,不易平定。依为师看来,朱公国瑞龙瞳凤目,相貌非常,贵不可言,当可有大作为。恰有高僧颠真人卜算其可为开国之君,某劝你早日弃暗投明,扶保明主……”
杭州城内,刘伯温仔细阅读着师父的来信,直看得心潮澎湃。
经过和州一战,他已经对朝廷彻底失去了信心,对破虏军及朱国瑞的兴趣大增。
只是自己曾经献出毒计,险些攻破和州,他有点不愿面对朱国瑞。
在回到杭州之后,他屡次三番地劝纳麟剿灭方国珍。但纳麟总是不断推诿。
最近,有消息说朝廷要招安方国珍为海道漕运万户,并许诺他在日后担任江浙行省参政。
作为死对头的刘基感觉到了威胁。如果方国珍果真当上参政,只怕第一个对付的就是自己。
反复权衡之下,刘伯温再次递上辞呈,孤身一人离开了杭州。
路过太平的时候,他突然想起当地的名儒李习。几番打听之下,他信马由缰地来到李家庄。
听说是青田先生来访,李习速谴弟子陶安出门迎接。
等刘基进入内堂,却发现李习身边还坐着三位文士。
待伯羽先生一一引见之后,刘伯温才知道,在坐的分别是全椒的侯元善和舒城的汪河、王习古。
自从巧遇了朱国瑞,李习和陶安就开始联络起周边的士子。无论是金陵、太平还是全椒、六合的有名儒生基本都接到了他们的书信。
对于收信之人,李习自然也是斟酌再三。这些人基本都是怀才不遇,对朝廷多有不满之人。毕竟李老爷子也不想被人出卖,做个糊里糊涂的冤死鬼。
对于他的来信,接信之人的反应不尽相同。尤其是在和州大战之前,多数人不看好朱国瑞的前景,认为他不过是一介草寇而已。
随着朱国瑞的诗词流出,众儒生逐渐生出好奇,对这位允文允武的将军产生了兴趣。
等朱国瑞的破虏军占领了滁、和二州,军队发展到二十万的规模,众儒生有点坐不住了。很多人开始主动回信询问起破虏军的情况。
其中,侯元善等三人索性来到李家庄拜访,想亲耳听听伯羽先生的建议。
几个人见面之后,开门见山地汇总了一下思想。见刘基也要前往和州,众人更是坚定了信心,当即相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