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 第二百二十四章皇家大明银行(上)

第二百二十四章皇家大明银行(上) (第2/2页)

“笨蛋,怎么没有问题,我们谢家新建的那座千人纺织厂,现在就面临着原料不足、资金产能的危机,再这么下去的话,估计今年就得赔钱经营了!”对方的话音刚落,大学士谢迁的五子谢豆立刻跳起来说道。经他这么一提醒,不少人也都反应过来,纷纷对谢豆的话表示了赞同。朱厚炜对他们开放的只是水泥、食品、纺织等劳动密集型和捕捞业、运输业等低附加值产品,玻璃、钢铁、电报、高端机加工还是掌握在朱厚炜手里。

“谢兄所言不错,我们工商业的发展虽然迅猛,前景也十分广阔,但问题却很多,原料不足,资金不足大部分的工厂恐怕都有开工不足的问题,可为了留住工人,咱们却还要开出工钱,相当于白白花钱养活了工人,却没有带来相应的收益,这种亏本生意可不是咱们应该做的!这几年由于大量的工厂开工你们的原材料会不会受到限制和供应不足,产能的扩大资金会不会短缺?”。

朱厚炜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挥舞着手臂说道。听到他的话,不少人都赞同的点了点头,其中以好几个坐在最后面的大商人感触最深。别看他们都是工商联合会的理事,但是在这种聚会上,却还只能坐在最后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虽然有钱,但却不像李兆同、谢豆他们这些贵族子弟有权势,在收购原材料时,自然抢不过别人,所以他们的工厂的开工率也最低,虽然不至于赔钱,但却也没赚多少,几年来几乎就只看着别人赚钱了。

“蔚王殿下,你的话我怎么听不明白,产品的产量的确是个瓶颈,不过这种事可急不来,关于原材料开采、采购,开工不足、资金紧张确实对今后的发展有影响。”朱厚炜的话音刚落,旁边坐着的谢豆立刻一脸担心的说道。不管是官宦子弟还是一般商人都不能同朱厚炜的皇家曙光公司竞争,他听出朱厚炜是想解决原材料和资金不足的问题,但是这种事除了加大原材料开采量和增加资本投入外,根本没有第二个办法,工人的数量不足同现在大明的户

籍制度和农业生产人口产生了冲突。

“谢兄放心,资金和工商业增长都不是问题!”朱厚炜一脸神秘的微笑,说话时还用眼睛扫视了一下全场。

“蔚王殿下,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鬼主意,快点说出来让大家参详一下!”性子最急的杨慎首先叫道,后面的朱秀荣和谢豆等人也都跟着起哄。

朱厚炜和他们说笑了几句,这才继续说正事:“本王的确想到一个解决目前困难的办法,不过事先我却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大家,谁能告诉我,咱们工商业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蔚王殿下,朝廷虽然看见了工商业带来的巨大利润,也想发展工商业,但是现在朝廷没钱,许多基础建设和新上海建设都没有办法完成,根本无法在资金给与扶持啊!”杨慎沉思了一会,还是第一个开口说道。

“不错,我听父亲说道为此朝堂上已经争吵了好几天了,可也一直没有任何结果,咱们就算是再眼馋,可也用不上力啊!”一向稳重的李兆同也开口说道。

“谁说咱们帮上不忙?”朱厚炜笑嘻嘻的反问道。

他的话刚一出口,立刻将议论纷纷的众人全都吸引过来。看到众人的目光都看向自己,朱厚炜这才继续说道:“朝廷缺钱是不错,不过在坐的各位却有的是钱,既然如此,咱们何不用那些存起来没什么用的钱,向朝廷换些咱们急需的东西呢?”朱厚炜的话音刚落,立刻引起场中的一片骚动,好多人都不明白他话中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要他们和朝廷做生意吗?

看着场中混乱的样子,朱厚炜却一点也不着急,只见他从怀中摸出一道圣旨,然后这才用盖过所有人的声音说道:“各位请看,这就是我从父皇那里求来的圣旨,上面已经明确规定,我大明将发行一种铁路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债券,以铁路运营收益和上海码头收益为抵押,向所有大明国民销售这种债券,债券的面额有两种,一种是白银一两一张,一种是百两一张,凭此券可以每年收益两成的利息即一两银子可得一两二钱银子,期限十年到期还本每年付息,由即将成立的大明皇家银行发行,如此划算的买卖,你们动心不动心?”

听到朱厚炜的话,所有人都被惊的目瞪口呆,虽然那个建设债券是个新东西,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其实就是和朝廷做生意,他们拿钱让朝廷搞建设,然后能得到这些建设的收益,而朝廷也借此筹集铁路建设和新上海建设的资金,缓解朝廷财政压力,可谓是个两赢的局面。

看着台下沉思的众人,朱厚炜心中也有几分紧张,其实他搞的这个,就是后世基础

建设债券(国库券)的变种,只是在大明这种年代,想用一张纸换来大量的钱财,实在是有些困难,毕竟大明人可没有这种观念。所以朱厚炜就想到以铁路营业收入和上海码头收入做为抵押,如此一来,人们心中也就有了一个实际的形象,也更容易让大家接受。

“殿下,若是我们出了钱,可是朝廷到时候不能兑现怎么办?”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十分不识趣的家伙喊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