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 第二百一十九章这是一个无耻的日子

第二百一十九章这是一个无耻的日子 (第2/2页)

1492年c.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西、葡两国为争夺殖民地、市场和掠夺财富,长期进行战争。为缓和两国日益尖锐的矛盾,由教皇亚历山大六世(1492~1503在位)出面调解,并于1493年5月4日作出仲裁:在大西洋中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league,1里格合3海里,约为5.5千米)的

地方,从北极到南极划一条不存在的经线为分界线,史称教皇子午线。

线西属于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线东则属于葡萄牙人的势力范围。根据这条分界线,大体上美洲及太平洋各岛属西半部,归西班牙;而亚洲、非洲则属东半部    ,归葡萄牙。

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1481~1495在位)对此表示不满,要求重划。

1494年6月7日西、葡两国签订了《托德西拉斯条约》,将分界线再向西移270里格,巴西即根据这个条约被划入葡萄牙的势力范围。这条由教皇作保规定的西、葡两国同意的分界线,开近代殖民列强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之先河!

说到底,世界万事万物皆是前有因后有果,因果相连。正是因为教皇的纵容,才导致了西班牙、葡萄牙今日的猖狂。只不过西方基督教会酿成的苦酒,要让无数的善良的各国人民来喝!”说到激愤处,朱厚炜大手一挥,竟然把眼前的一缸子茶水给打翻了,水泼了一身,朱厚炜的谈话发表在第二日的大明日报上。

16世纪,世界上有两大殖民帝国,分别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西班牙占据了盛产金银的美洲,而葡萄牙则控制了通往东方的商路。两个帝国盛极一时,势力遍及全球。相比西班牙,葡萄牙起步更早、占据的海洋面积更大、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势力也更强,是当时名副其实的世界一哥。葡萄牙人在亚非各地到处烧杀抢掠,各国都畏惧如虎。不过尽管葡萄牙在各地称王称霸,但唯独在明朝面前不敢托大,一直小心翼翼的和明朝接触,生怕惹怒了天朝。那么葡萄牙为何不敢和明朝叫板?

第一,明朝是葡萄牙在东方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作为东方最重要的商品输出地,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葡萄牙一直希望和明朝保持良好的关系,并试图垄断天朝的贸易。葡萄牙人不像西班牙那样靠掠夺美洲金银发财,他们靠商业和贸易,他们到东方的目的是赚钱做生意,而不是征服。当然他们也自知没有能力征服强大的明朝,不像狂妄的西班牙那样,竟然叫嚣要用几百个士兵妄图征服中国。在整个明朝时期,葡萄牙和大明的关系是比较融洽的,在大明最危急的时刻,葡萄牙人还多次帮助天朝对付北方的女真人,明朝的佛郎机和红衣大炮大部分都来自葡萄牙。

第二,葡萄牙刚到东方的时候,曾和明军进行过激烈的较量,双方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海战。1521年,两国在东南沿海爆发了屯门之战,次年又爆发了西草湾海战,战争结果是明军大获全胜,葡萄牙人被打的狼狈鼠窜,此后再也不敢打大明的主意。直到明朝

灭亡前,葡萄牙仍然向大明朝缴纳在澳门定居的租金。

第三,葡萄牙在东方称王称霸,是西方殖民者在东方势力最大的,不过当时的殖民势力并非葡萄牙一家。西班牙人和荷兰人以及英国人都是它的强劲竞争对手,天朝沿海猖獗的海盗走私集团更是向葡萄牙人提出了挑战。葡萄牙人自知无法对付如此多的竞争对手,因此不断和明朝搞好关系,希望借助明朝的力量来保障其在东方的权益。

17世纪,葡萄牙人开始衰落,由于它们无法阻止荷兰人进入天朝东南沿海,因此在明朝廷面前说荷兰人坏话,希望明朝能驱逐荷兰人。明朝廷果然不负众望,1633年在料罗湾海战中,明军大败荷兰,打的荷兰人赔款道歉,灰溜溜的逃离福建,再也不敢和明朝叫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