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过关(二) (第2/2页)
其次是保密守则,所做绣品不能带出锦绣坊,也不能和外人交谈绣品花样、针法、流派、数量等。
曾荣一听这话,歇了向于掌柜求情的心思,也庆幸自己方才没有把话说出来,否则,只怕好容易留下的这点好感又得降为零了。
这顿饭是在后罩房的堂屋吃的,堂屋里摆了两排小矮几,每张矮几前有四个坐垫,也就是说,四个人一桌,桌上摆了两道菜,一荤一素,荤菜是肉末豆腐,素菜是清炒南瓜片,主食是米饭,管够。
这个条件比起曾荣在乡下老家来说好了不止一点半点,因而,曾荣很是知足,唯一担心的就是曾华,也不知她这一天在家都做了什么,吃没吃饭,有没有想家,有没有落泪。
饭后,约摸有一炷香的自由活动时间,据于掌柜说,是为了避免积食。
说完,于掌柜带着曾荣去了大厅,让她利用这一炷香的时间好好观摩一下别人的绣法,看看能否从中获益。
至于徐老夫人提到的拜师以及不懂就向别人求教的法子显然是不适宜的,毕竟每个人来这的目的就是挣钱,工价按绣品的件数算,谁愿意把时间浪费在别人身上?
当然了,也有特例,这特例就是顶级的绣娘,她们的工钱不是计件算,而是根据她们作品的估价算,这样的人只怕一年也难得绣出一两样东西来,而她们绣出来的东西不是高价被宫里收购就是作为镇店之宝挂在店里待价而沽。
比如说这会,店里挂着的这件镇店之宝就是一幅山水画的屏风,若不是离得近伸手可以感知到这绣品的凹凸感,还真以为这就是一幅山水画。
除了这幅山水画,其他几件屏风也很雅致,有踏雪寻梅图,有月下赏菊,有雨后荷塘,有风吹竹林,等等,看得出来,画这花样的人肯定有一手好丹青,否则,出不来这效果。
当然了,绣娘的水准也不是一般的高,强强结合才能相得益彰。
还别说,这一圈走下来,曾荣总算看出自己的差距了,单纯的拼绣技,她肯定比不过在场的任何一个人,唯一能拿出手的,恐怕也就是她的这一手丹青了。
一炷香的时间过后,曾荣回到了后院,于掌柜给她安排了一个靠窗的座位,绣丝帕不用绣架,只需一个绣绷子。
她旁边是一位叫红姑的从姑苏来的女子,看样子是未婚,她在绣一幅百鸟朝凤图,大红的缎子做底,用了不少金银线,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一幅成亲时用的被面。
见对方没有和她搭讪的意思,曾荣也没有多问,她找了张空着的案几,趴在案几上画起了丝帕上的花样,画着画着,曾荣察觉到了周围的异样,有几双眼睛偷偷地注视她,只是当曾荣看过去时,这几人又迅速地低下了头。
曾荣有心想问问其中缘由,可一来她怕耽误人家的时间,二来她第一天上工,即便有什么隐情,这些人也不会告诉她的。
想通了这个问题后,她拿起绣绷子,也一心绣起了丝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