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制片人式导演中心制 (第2/2页)
好来坞的电影制作花絮中,常常会是一帮人来讲述一部电影,其中有演员、制片人、导演、摄影指导、美术指导,甚至还有后期特效总监什么的,各自的台词也不重样。
艺术电影的制作特辑,往往能看到导演在说个不停,然后是制片人、演员轮番上来,常用的台词是制片人会说导演很认真,演员则说导演对自己的启发很大,调教的很好……
…………
“制片人中心制”在好来坞电影和美剧的工业体系,处于理所当然,无从争辩的固定模式。但是,近100年间,总有一批美国电影人在反对制片人制度,认为他们扼杀了电影的创新。
好来坞大部分电影在制作所采用的项目架构,美术指导与摄影指导配合导演,构成核心的艺术创作团队。执行制片人、制片主任服务于制片人,构成主要的管理团队。
两个团队的管理线条交叉之后,就形成了这样的矩阵式结构。
这种结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艺术创作和市场需求之间明确界限,并按照两个核心团队共同确立的预算和标准完成制作,减少由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风险。
…………
“导演中心制”更多出现在欧洲艺术片,小众电影的影视制作过程……
出品人作为资方代表,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导演作为整个制作团队的核心,维护着电影的品质;
监制或制片在目前的国内电影市场,往往承担的是一个平衡多方利益和服务的角色。
他们三者构成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按照理想化的愿景,他们应该相互配合,并相互制约,形成利润、品质和管理的完美融合。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龙国的电影市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体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讲述怎样的故事,基本都是属于从“电影创作”的角度出发。
以做出导演所理解的“好电影”为主要目标的艺术行为,带着浓厚的导演语言的作品。这就是所谓“导演中心制“的由来。
…………
原位面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影视制作体系继续变革,出现了一批拥有市场思维、对市场需求判断比较准确的“制片人式导演”开始步入前台。
这一点在市场体量急速膨胀的龙的国市场尤为明显。
无论是如徐峥、吴京、陈思诚这样的新导演,还是像林超贤、姜文这样的资深导演。
他们其实都是具备了市场思维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制片人,对观众有着更为理性的认知,也更为熟悉当代年轻人的消费心态。
将创意不仅应用于制作中,还作为主力推动着整个电影的宣发工作,促成了电影营销的完整性,这也是他们能够获得高票房回报的主要原因。
………………
更木剑八打算提前五十年,开始制片人式导演的变革尝试。
各个影视剧项目,不再独立设立制片人。用制作部的集体职能,替代独立制片人的个体功能。
制作部将制片人的各项工作模块化,各个制作部员工,负责各个模块,完成各个电影、电视剧、纪录片项目的制片人工作。
…………
更木剑八和永井豪、田口成光聊着东京电视台的“制片人式导演中心制”革新。
另一方面,松坂庆子正在远处,不起眼的角落里,跟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谈笑甚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