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勿使先辈之遗珍失于我手!勿使国术之精神止于我身! (第2/2页)
最后的结果却是拳法的精髓都学不到手,至于以武救国,那就更是扯淡了。
“裴先生,您收我为徒吧,他们根本不教真东西!”
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那人的行为瞬间令在场众人醒悟过来,纷纷跟着走到徐重光面前,请求徐重收他为徒,穿授拳术。
徐重光注视着这些在他面前祈求拜倒的这群人,微微一晒,又扫了一眼所有南方拳师一眼,他们各个都脸色难看。
这就是南北武术界之间的差异了。
李存义当年打出以武救国的旗号后,就广收弟子,毫无半点犹豫,所以才有了大河以北宗之的赞誉。
如刘云桥,当年也是热血青年,就是因为以武报国的理念放弃本要去上的大学,拜入八极门李书文门下,也得到了真传。
相比较而言,南方的这些热血青年满腔热情加入了武馆,最后却发现只能学些拳脚招式的架子,更别说以武救国了,心中又怎么能够好受了?
所以徐重光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说到了这些人的心坎上了。
然而到头来,却发现跟以武救国完全搭不上边,心中又怎么能舒服?
现在徐重光所说的这些,必定令那些年轻人归心。
不过这么做就等于把南方各派的根基都给挖走了。
其实在许多南方拳师看来,自己虽然打着武术救国的牌子,但实际上就是赚点小钱,聊度余生罢了。
北方拳师想要以武救国,那就是一个泡沫,看似美好,一戳就破了。
现在都什么时代了,杀人利器,层出不穷,可以使都市顷刻而成为丘墟。南北融合了又能怎样,国术发扬光大了又能怎样?习武十年的拳师也挡不住一颗子弹。
教你真本事又能怎么样了?武术练得再好,还能上天不成?
不仅自己不教,还不准别人教,各种打压南下传艺的北派拳师,顾汝章的广州国术社就是这样艰难的维系着。
而且南方拳师一向是打不过就用阴狠手段。
历史上吴公仪来南方传艺也是如此,南方拳师自己打不过,就找来个拳击冠军跟他打。
后世因为吴公仪和陈克夫的比试,无数小丑趁机跳出来抹黑,啊你们看,这就是传武大师,都是抡王八拳的。
然而陈克夫练得是被称为西洋拳的拳击。
他是香江拳击总冠军,也就是俗称的香江拳王,曾击败广州拳王,代表当时香江拳击最高水平,还跟洋人的拳击手多次交流比试。
不仅他是拳王,他师兄也是。
也就说那场比试从头到尾都不是太极拳和白鹤拳的比试。
而是太极拳和拳击的比试。
当时报纸写得也是“吴公仪先生向西拳挑战。”
起因是吴公仪骂西洋拳。
这是因为吴公仪父亲吴鉴泉当年在中央国术馆当国考评委时,对台下选手用西洋拳打法感到不满。
而当时吴公仪到香江传拳,那里是南拳的地盘,白鹤拳在那里号称最能打,实际上是靠陈克夫师兄弟这些学西洋拳撑起来的。
陈克夫和他师兄都是香江的拳击冠军。
就跟后世那些传武大师门下总要收几个弟子,明面上练传武,暗中练散打拳击之类的。
不过那个时代中华武术还是相当能打的,所以吴公仪和父亲一样看不惯传武门派表面上练传武,实际上用西洋拳训练。
所以吴公仪在报纸上公开骂白鹤拳这种行为。
而陈克夫是以香港拳王的身份出来应战的。
可惜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传武黑又怎么会去了解这些了?
更可怜吴公仪,身前身后名俱毁矣。
吴公仪本人,履历丰厚,曾是常凯申亲自聘请皇甫军校传为学生班和高级班传授太极拳,其门人也曾上阵杀敌。
吴公仪的徒子徒孙,也曾屡次参加国际上各种国术擂台赛且成绩卓著,还拿到过世界国术大赛的冠军,且自吴公仪起,他的后人一直都是香江特警的教官。
吴公仪以五十三岁年纪对战三十五岁的香江拳击冠军陈克夫。
看似乱拳对抡,然而镜头里是很明显能够看出陈克夫用的是拳击的技术。
且那个年代,欧洲传武如萨瓦特,法式踢拳的实战就更加滑稽了。
民国这边早就有各种国术擂台赛了,日本还沉浸在摔跤话剧打洋人的虚幻里。
即便是极真空手道创始人与太气拳创始人的对决,也是堪称日本版的吴陈大战。
米国在当时也是全民追求摔跤,而且那个时候的拳击动作跟现代拳击相差甚远。
泰拳那个年代的实战视频更是王八拳满天飞。
相比较之下,民国时期国术馆留下的一些录像水平反而要比他们高出许多。
而且镜头是很明显能够看出陈克夫用的是拳击的技术在进攻,如第一局刚开始一照面就被吴公仪打得比赛暂停之后,转而施展游走刺拳。
又如第一回合铃响的那一瞬间,吴公仪直接一记明显的进步搬拦锤打过去,又快又狠,直接把陈克夫鼻子打得流血不止,导致比赛中断。
这种老前辈抽冷子猛地来那么一下的速度和爆发力还是有的。
从那一拳之后,吴公仪全场都没再主动攻击过对方的头,都是等陈克夫先出手后在进行反击,而且凡是出手,左手必是先出或影响或抓拿,然后右手拳同时出。
几次出拳也是把对方抵回去,用的最多的动作就是挥砸,手臂论起来,正面划半圆,从上到下的挥砸,砸对方攻过来的前锋手。
这是过去比武常用的打法,不忘对要害招呼,给对方留面子。
要知道这场比武吴公仪的目的是在香江教拳的,所以亮一亮功夫的同时还不能伤本地拳派的面子。
一个三十岁的拳击总冠军打一个五十三岁的太极拳大师,第一招就被打得被迫暂停比赛。
这样还黑传武?
真是闻洋人之长则喜,闻洋人之短则急。闻国人之短则喷,闻国人之长则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