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皇城之乱(三) (第2/2页)
书房的门却是一直紧闭着。
屋内的姬景炎是又惊又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迎来百官拥护的时刻会如此之快,但是他又不敢轻易的去响应百官们的号召,毕竟他在秦国的棋局中,一向都只是一枚有名无实、无足轻重的棋子而已。
这扇门一旦打开,他将要面对的就是整个天下,他将要对付的也是整个天下。
而迎门最大的敌人,便是此刻锋芒正盛的兵家。
姬景炎当然知道这些百官们的心底里都藏着的是些什么心思,但是机会就在眼前,命运给他送来了一份大礼,他又不忍放弃。
最终,这位不甘于沉寂的东宫之主,亲手打开了这扇不知生死结局的大门。
“臣等恭迎殿下金安。”
……
次日朝会。
文景皇帝偶然临朝。
他没有想到一向不经常出现在朝会上的姬景炎,居然在这个风口浪尖的关头,出现在了朝堂上,张口还要弹劾司北府府主曹幕。
“父皇,司北府府主曹幕目无法纪,近日在京城大肆对百官开展抓捕,尤其是司南府的一些老臣受其迫害十分严重,儿臣以为,应当给予司北府府主曹幕革职,以示惩戒,以宽人心,否则京城此轮动荡难安啊。”
文景皇帝目光横扫过殿下的群臣,然后看向与太子站位平齐的曹幕,笑道:“曹幕,你对太子弹劾你一事,有何看法?”
曹幕似笑非笑地说道:“微臣一心为国家社稷努力,其中心血陛下一定能深切体会到,恳请陛下替微臣做主。”
曹幕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上演起了一场苦情戏。
文景皇帝话锋一转,嗤笑一声,盯着御史台的御史大夫质问道:“弹劾之责归属御史,御史大夫你有什么看法?”
只见御史大夫站了出来,作揖道:“回禀陛下,据老臣所知,曹大人近日所行之举皆名正言顺,无不法之处。老臣以为,太子殿下的弹劾之言过于轻率,关于曹大人的法纪之论,不应偏颇,否则会伤了一代臣子的心啊。”
姬景炎猛的咬住牙齿,眼神凶恶的盯着御史大夫,“你………”
他环顾一周,发现大多数的人眼神都不太对。
他这才猛然意识到,原来真正的核心朝局,根本不是他试图发展的那样,而是还有一只手在搅动其中。
宣政殿里还是有很多反对曹幕的人,但是这些人都没有发声,似乎也肯定了他的猜测。
姬景炎这才意识到,原来今日最大的跳梁小丑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
就在朝堂突然陷入沉寂中的时候,一个身影忽然走了出来,然后微微躬身,向文景皇帝施礼说道:“老臣有奏。”
文景皇帝一看是兵部尚书阮瑀,当即起手笑道:“爱卿有话但说无妨。”
阮瑀先是咳嗽了数下,然后才继续说道:“老臣今日有幸能在朝会上见到陛下,甚是高兴。根据礼家礼法,入仕者不得超过两百年,老臣自科举入仕以来,已有一百八十余载,侍奉两朝,而今年事正好,当追求成仙之道,故而斗胆向陛下请辞,今日起,辞去兵部尚书一职,请陛下从英年才俊中另选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