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曲线救国,百人计划第一人! (第2/2页)
来之前,张硕也是做足了功课的。
实话说,在全国高校中,滨海大学并不算多么的有实力,底子相对薄,在基础学科领域,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就是这位李明哲教授了。
一千万砸下去,总得听个响吧?
李明哲才35岁就已经评为教授,典型的少年天才,而且在算法领域的研究颇有建树,正是萌芽智能算法实验室负责人的合适人选。
“当然可以。”
何校长可不管佟院长的尴尬,当场就叫人把李明哲叫到会客室。
很斯文的一个人,带着厚厚的眼镜。
得知萌芽竟然要投一千万,用于资助滨海大学基础学科的研究,李明哲就很诧异,还以为听错了。
他只是不善交际,又不是不通世务。
很清楚,一般企业都喜欢资助计算机、电子信息等应用层面的学科研究,对于没办法出成果的基础学科,向来是冷落的。
萌芽显然就不一般。
“是这样的,”正好何院长也在,张硕也不绕弯子了,直接进入主题:“萌芽正在筹建智能算法实验室,希望能够聘请李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
“可我要在学校教书啊。”
李明哲下意识就想拒绝,可一想萌芽刚捐了一千万,就又很不好意思。
“这并不冲突的。”
张硕心中早有腹稿,“李教授完全可以保留在滨海大学的教职,只当是把智能算法实验室当成是你做科研的地方,教学、科研两不误。”
“可以吗?”
李明哲不敢自作主张,看向何校长。
“当然可以,这也算是产学研结合嘛。”
在这种场合,这种情境下,不管何校长私底下怎么想的,至少现在,没办法当面驳了张硕的请求。
拿人手短啊!
“那可太好了。”
张硕给了蒋悦一个眼神,后者会意,当场掏出提前准备好的聘请合同,实打实地将了何校长一军。
根本就不给何校长、李明哲反悔的机会。
“这小子!”
何校长内心苦笑,也算是领略了张硕的做事风格。
远的不说。
至少萌芽这种对人才的尊重跟渴求,还是很让他欣赏的。
唯有佟院长稍显落寞。
而李明哲呢,在翻开合同之后,手都不觉抖了三抖。
张硕给李明哲的待遇,可不仅仅是智能算法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还是萌芽“百人计划”中的第一人。
五百万年薪+五百万安置费!
“需要的话,公司还可以为李教授你配备专车司机,方便你往返学校跟实验室,最大限度地节省时间。”张硕笑着补充。
“不,不用了.....”
其实身为滨海大学教授,李明哲并不缺钱,至少还好。
虽然没办法在滨海城买房,但住的也是学校分配的教职工公寓,工资虽然不是很高,但也足够生活所需。
但谁又会嫌弃钱呢?尤其是凭本事赚到的。
就算李明哲自身对物质需求不高,但他也得为老婆孩子考虑,尤其是下一代,总不能一直住教职工公寓。
除了条件优渥,让李明哲痛快签字的,还有合同中并未约定kpi。
意思就是说。
萌芽对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度,甚至是研究方向,都通通不做硬性要求,允许他们光明正大地摸鱼。
倒不是说张硕心大。
而是基础研究跟应用层面的研究是不一样的,不是靠加班加点就能出成果,需要创造性思维,很多突破性进展往往就是灵光一现。
张硕记得华威仁总有一次在接受采访中就说过,华威在东欧聘请的一位科学家,三五年时间都没有做出任何成果。
每天上班不是睡觉就是打游戏。
可突然有一天,这名非常有个性的科学家,就向华威总部提交了一份研究成果,成为华威突破5g技术的关键之一。
“那么,欢迎加入萌芽!”
首战得胜,张硕就很兴奋,接下来,他还准备复刻这种模式,先向目标科学家所在高校捐一笔钱,打下基础,再提出合作计划。
而且为了最大限度地替这些科学家考虑,萌芽也将在各主要城市设立实验室,而不是集中在滨海城。
这样就有利于科学家往返学校跟实验室。
等于是搞联合研发。
当然了,如果有科学家愿意辞去教职,专心到萌芽搞研发,那张硕肯定也是举双手欢迎的。
就算这样,张硕也没信心说,百人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因为事实是,国内很多高校,尤其是最拔尖的那一拨,其实也没那么缺研发经费,绝不是说萌芽砸出一千万就能镇住的。
最顶尖的那几座,估计得一个小目标。
那谁扛得住?
所以张硕现在的计划就是,先走外围路线,用钱砸下类似滨海大学这样的高校,请到十几位科学家再说。
先解决有无的问题,至少让各个实验室先运转起来。
其他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