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引爆时代秩序 (第2/2页)
“赵政,你要明白秦国统治的基础为何物!”
赵政紧蹙眉头,赵政这个名字,已经有十多年未曾被赵泰呼唤过了。
想到当年他跪倒在地,拜其为师时的场景,以及之后这位从未露出过真容的师傅,对其敦敦教诲,帮其镇压吕不韦、赵姬近十年。
赵政就有种格外复杂的感触!
相较于那个陌生的父亲,他觉得面前之人对其所作所为才值得这个称呼。
赵泰所提醒的,赵政当然清楚。
大秦是王室公卿们的大秦,同样是老秦人们的大秦。
这句话早在他拜师之时,赵泰就当做至理名言教导过他。
阶级不能背叛自己的阶级。
赵政代表的就是维护老秦人利益的阶级,如若他选择背叛,老秦人绝对不介意抛弃他。
“你现在最重要的并不是统一天下,而是普及教育,让更多的老秦人子弟走入学堂,让诸子百家的知识,为老秦人统一天下后奠定坚实的统治基础。”
“义父……”
赵泰既然改变了称呼,赵政也明白赵泰现在并不是以阴阳家东皇太一的身份说话,很随意的同样改变了称呼。
“待天下一统也不迟!”
赵政这十多年来,已经彻底掌控了整个大秦,也将掣肘着他的王室公卿势力打压下去。
现在他的声望在秦国达到了最高峰,他迫不及待的想要一统天下,让老秦人们看看,他这位王上的野望。
“天下放在那里,探手可取,孰轻孰重你自己考虑。”
“勿谓言之不预,大秦的未来如今握于你手,要慎重!去吧,我累了。”
赵政嘴角一抽,累了就是转身抬头看天?
“义父,政儿明白了。”
“诸子百家任何一家的知识,都是有可取之处的。只有知识,才能真正的让民众发自内心深处的去敬畏。”
“民心?不光靠着愚民才能争取到的!”
“如若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今后不用来此了。”
赵政面色一变,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可他更清楚赵泰的说一不二,说得再多还不如做。
叹了口气,赵政躬身一拜,转身就跃下了山顶。
“你如此就不怕他一狠心真的不登山了?”
“他会吗?”
“或许会也不一定。”白夜踏前一步,与赵泰肩并肩。
微风拂过,长发飞舞,如柔柳絮般轻盈而又多姿。
“老子的拳头他这辈子好像还没尝过,我不介意让他再尝一尝!”
白夜不解的转头扫了赵泰一眼,对于赵泰偶尔的粗言粗语依旧不怎么能接受。
白夜是白家出身,能文能武,对待礼仪规制自有一套。
“他现在很难!”
“任何人都难!他只需要做出一个选择而已,其余的事,不是有你们吗?”
赵泰轻声一笑,语气随意悠闲的很。
白家这些年虽说在秦国不在显山露水,可绝对是赵政手中,除了黑冰台、罗网之外的尖刀。
而手握着这柄刀的人,正是白夜!
自赵泰选择了赵政作为下任秦王之人,白家就已经站在了赵政身后。
大秦军方,如今蒙王两家各据一方大山头,却又有谁人知道,其实这两方都曾经隶属于白家!
白家在秦**方的影响力,并未因白起自刎而烟消云散。
而是在白夜以及赵泰的不断维护之下,依旧保持着平稳的发展。
只是自赵政亲政之后,白夜就彻底让白家脱离了大秦军方,只作为一柄秦王手中的尖刀存在而已。
但因白夜与赵泰的关系,赵政也从未将这位没有名义的义母,真正的当做尖刀而已。
“你认为需要多少时间?”
“这就要看诸子百家对待秦国此策的态度了。”
“你这算是揭桌子吗?”白夜莞尔一笑,揭了赵泰的老底。
诸子百家的态度?
这还用猜吗?
大多数诸子百家的高层,对待普通人的态度从来都是高高在上的。
如若秦国让更多黔首读书,学习到百家知识,那些自大周建立以来高高在上的礼仪之典范者,会如何抓狂岂不是显而易见?
赵政今日来此,明面上是在询问法跟礼在统治天下的区别,其实暗地里问的是什么,白夜清楚,赵泰更清楚。
赵泰的回答也很简单,大秦需要的只是诸子百家的知识,而不是现在掌握知识的人!
诸子百家对待大秦的态度如何,赵泰从未放在眼里。
哪怕今日赵政回去后,天下诸子百家无一人来到秦国传授知识,赵泰也早在这十多年的空隙之中,安排好了一切。
什么是王炸?
纸!活字印刷术!
赵泰眼眸低垂,似是穿过无尽黑暗,看到了山底十多里外山谷之中的一切。
那里所制备出来的纸张,所印刷出来的诸子百家典籍,将会是引爆这个时代的秩序。
王道?霸道?
谁规定征服天下,只有军事征伐一个途径?
大秦过去强在军功爵和法,未来强的却是文化,却是人人都能登上通天梯。
什么礼、什么法,只要给更多人一条晋升之路,秦国之强盛无人可挡,无人能再次靠着忽悠底层那群黔首,谋求所谓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山谷的一切,瞒不过他,我也从未曾想瞒他!”
“他知道!”
“我知道他知道,也知道他担心些什么。呵呵……”
赵泰能说赵政是想多了吗?
作为王者,想要掌控一切,却又绝对不能掌控一切。
矛盾吗?
不矛盾!
赵政的精力有限,见识也有限,因为一些原因,赵泰不能将后世的一些知识和见闻传授于他。
可赵泰却能亲自去做某些事,哪怕这个世界天道意识一次次威胁警告,更是会降下雷劫以作惩罚,依然难以阻止赵泰所想要推行的某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