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还好 (第2/2页)
狗笼里刚刚还对着唐伯琦呲牙咧嘴作势噬人的三条猛犬,被熊嫂一声吼就乖乖的住了嘴,熊嫂骂骂咧咧的转回头,对唐伯琦说道:“你不如明天再来,如果有急事,就进去坐里面等,我也不知他会不会今天返来。”
唐伯琦已经被熊嫂表现出来的霸气吓到服气,原来不止自己怕她,连那三条大狗都怕,他朝后退两步摆摆手:“我在外面等好了,外面空气好,我吸支烟。”
他这幅模样又让熊嫂警惕起来,单手提刀,另一只油手在围裙上抹了抹,上前摸了下唐伯琦西装的面料,不像是那些扑街工人冒充有钱人的西装廉价货:“你真的不是来工厂勾妹头?那你在外面等好了,这么靓仔,进去我也不安心。”
说完这句让唐伯琦不明所以的话,熊嫂回了工厂,唐伯琦在工厂外点了支烟等着。
……
唐伯琦等宋天耀时,宋天耀,褚耀宗,安吉—佩莉丝,褚书恒以及律师等人正与汇丰银行的沈弼见面,沈弼今年二十八岁,相貌英俊,身材高大,并且因为当过兵,有种普通英国银行职员不具备的阳刚之气,做事雷厉风行,宋天耀对这位汇丰未来大班的第一面印象非常好,沈弼对宋天耀的印象也很好,因为宋天耀是他从日本分行回香港总行工作后,负责接待的第一位中国客户。
沈弼1948年才加入汇丰银行,短短三年时间,就做到了汇丰银行信贷管理部下面的一名客户经理,能力可想而知。
此时贷款手续都已经走完,剩下只是几个人在正事忙完之后的闲聊,沈弼此时正用英语与宋天耀聊天,语气里满是对中国商人贷款的不理解:
“大多数香港华人,对英资或者说外国银行都缺乏足够的信任感,这一点与我之前在日本时遇到的截然相反,日本人对汇丰银行很信任,可是香港华人在需要金钱方向的援助时,只会考虑他们同乡人开的钱庄,银号,银行等等,哪怕汇丰银行的利息比中国银号的利息低很多,并且规模更大,更正规,可是他们仍然会固执选择东亚,恒生或者规模更小连分行都没有的华资银行。”
宋天耀对沈弼说的话笑笑,并没有附和,沈弼说的问题的确存在,也再正常不过,比起相信英国人,中国人更相信同乡,借钱也只会同自己同乡的银行,银号进行,不过造成这个局面的,外资银行对中国人不够友好这个因素比重也很高:
“这个问题其实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只占了一半,另一半是因为外资银行,尤其是汇丰银行对中国个人客户不够友好,如果是一位普通中国工人,想把他的薪水存到汇丰银行,根本就没有机会,因为他不会认识到能帮他在汇丰银行开户的有力人士。截止到现在,在汇丰银行无论是开设公司账户还是个人账户,需要有银行原有客户介绍才可以,我的公司在汇丰银行开设账户,就经历过这个问题,是褚先生帮我介绍给银行经理之后,汇丰银行才接纳了显荣公司的开户,存款要求,这已经是一种歧视,汇丰银行多年来只想吸纳优质客户,把普通人隔绝在外的做法,导致很多中国人在有了钱之后也不会登汇丰银行的大门,存到其他华资银行,需要钱时,也会去考虑华资银行。”
沈弼被宋天耀说的微微点头,眼睛看向宋天耀,赞同的说道:“我也认同这一点,银行不是政治机构,不是慈善团体,不是外国人俱乐部,银行是什么?我认为是盈利为本的机构,它不应该有肤色,国籍之分,银行只需要考虑客户是否信用良好,并且银行在客户身上能否得到合理回报,如果按照我现在说的标准,香港对汇丰银行而言,简直就是一座金山,多少优质客户等待被挖掘,上海来香港的商人就有多少?”
对宋天耀和沈弼的交谈,褚二少自然是不感兴趣,如今是安吉—佩莉丝正陪他聊些伦敦的趣事,倒是利康如今的经理褚书恒听的不住点头,也不知道他是听宋天耀的话点头,还是沈弼的话点头。
宋天耀长长呼出一口气,二十八岁的沈弼,英国人,进入银行行业仅仅三年,却比很多久居香港的鬼佬们认识更清楚,他这番话的意思就是,英国人在香港的地位可以高高在上,但是英资银行没必要对香港的中国人摆架子,而是该放下之前的歧视,吸纳中国人的钱,再借给中国人,中国商人做得越大,汇丰银行也就做的越大。
难怪沈弼日后会成为汇丰大班,可能也正是因为汇丰以后的这种观点,再出招搞掉几个较知名的华资银行,汇丰银行一跃成了香港的金融寡头,一览众山小。
才有了香港可以没有港督,但是不能没有汇丰这句话。
也让香港人七八十年代,把银行两个字与汇丰划上了等号。
甚至香港回归之后,汇丰银行仍然垄断着香港外汇汇率和国际贸易结算业务,香港仍然被英国用汇丰银行来实现经济殖民。
还好,这家伙现在在汇丰内暂时还人微言轻,英国人固有的殖民地倨傲还没那么轻松放下。
还好,香港现在不仅有一个英国人沈弼,还有个中国人宋天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