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章 战略目的 (第2/2页)
漠西自然被排除在外,与辽东接壤之漠北,自然将由臣服大明的诸部占据,林丹汗亦可恢复部分所谓的先祖荣光,盘踞漠南,达成其所愿。
如此,草原辽东,将注定是纷争不休,大明高高在上,煽风点火,驱虎吞狼即可。
如此一个以大明为主导的战后规则,不求能够维持多久,只求在未来一段时间,能够缓解大明之外患,围困后金,给大明留出宝贵的喘息时间。
至于日久生变……
那也是日后之事。
他若功成,再怎么变,也只是小疾小患,终有解决之时!
他若万劫不复,那又与他何干!
……
事实上,任何一场战争,交战的时间,往往都是短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处在行军赶路,游骑试探之上。
而在这无垠戈壁之中,更是如此!
战争的方式,亦是和农耕文明的战争完全不同。
没有什么攻城与守城,也没有太多的排兵布阵。
尤其是中原骑兵北征草原,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在保证己方大军不迷路的情况下,且找到敌人!
这才是关键所在!
从古至今,绝大部分北征鞑虏,失败者,大都是败在了这两步之上。
只要这两步皆完成,最后一步,消灭鞑虏,失败者,反倒是寥寥无几。
毕竟,敢北征鞑虏,必定皆是精兵强将,战败的可能性,自然极小。
而这次征战,自然亦是如此。
战略目的为威慑压服,但既为威慑,那自然少不了血腥的杀戮。
对这马背上的民族,不将他们打怕,不杀得他们胆寒,又岂会心甘情愿的为大明所用!
大军北出,汇合位于宣府外几个臣服于大明的蒙古部落后,便一路北上,随之而来的,亦是一路杀戮。
降者,抽调其军,随军而战,执迷不悟者,灭其军,屠其族,精壮充为奴兵,孩童妇孺则作为战利品,分配给随军征战的几支蒙古部落,壮大扩充其实力。
事实上,这种战争,要远比在大明境内的战争,要畅快得多。
全员尽皆骑兵,在取之于敌,用之于敌的情况下,亦是没有太多粮草军械之忧。
如此战争模式,自然与农耕民族步步为营的作战方式自然完全不同,千里奔袭,分割穿插,倒是与千年之前,冠军侯率军作战方式颇为相似!
只不过,战略目的的不同,也就导致了这种作战方式,只适用于战争前期。
毕竟,一路上,也不是只有纯粹的杀戮,也有不少本就与后金仇恨颇深的部落,喜迎王师,然后派出精壮,随军出战的,也有不少见势不对,望风而降的,更别说还有那一路杀戮,一路上实力亦是飞速扩充的蒙古各部,以及实力同样扩充了不少的李修本部主力。
战略目的的不同,就导致了这支大军,如滚雪球一般,随着征战的持续,亦是愈发庞大臃肿起来。
到最后,奔袭穿插的战术,已经不再适用,转化化为堂堂正正之道,一路横推,彻底摧毁草原原本的所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