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瓷器装窑了 (第1/1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唐闲散王爷!
长孙无忌继续说:“突厥“打秋风”,一阵烧杀抢掠,他们想要什么了,抢就是了,哪还用买、拿东西来换?我们大唐以农立国,万事求稳,向来严禁和突厥做生意,现在突然改变国策,鼓励商人和大唐仇敌做生意,这会引起民众反感、恐慌和混乱,不利于大唐稳定。至于今年夏天的的蝗灾、旱灾,以及赵王说的秋天和冬天的霜灾、水灾、雪灾、寒灾,上苍降灾,非人力所能对抗,现在朝廷在用度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依然轻徭薄赋,这和前朝天地之别,百姓都看着呢。所以即使发生了灾难,生活困难,他们也不会埋怨到朝廷头上,我们没有必要冒险组建什么银行,发行什么国债,这些东西以前没有做过,一旦出了什么乱子,对大唐就是一场人为的灾难。并且,放高利贷是你情我愿的事,你愿意放,我愿意贷,百姓们祖祖辈辈都放、都贷,现在突然不让放了,五姓七望等大士族肯定极力反对,闹出乱子。现在大唐灾祸不断、内忧外患,我们要竭力求稳,不能出现动荡。所以臣提议,陛下刚才所说的,绝不可实行。”李世民听了长孙无忌的建议,感觉长孙无忌说的很有道理,但李元景向他描绘的前景太美了,如果李元景说的真的能实现,那即使今年有这么多灾难,百姓们也能安然度过去。而如果不按照李元景说的,一旦真的爆发大规模的蝗灾、以及水灾、霜灾、雪灾、寒灾,许多百姓都将是死路一条。决不能让这些悲剧发生!李世民决心把李元景的建议实行下去,但长孙无忌所说的也是实际情况:突厥会来“打秋风”,大唐不可能一边被突厥烧杀抢掠,一边和他们做生意。如果禁止五姓七望等放高利贷,肯定会遭到五姓七望等的强烈反对。天灾人祸、内忧外患,大唐必须保持稳定,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因为建银行、发行国债等事情引发动乱,就得不偿失了。李世民让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发表意见,众人都觉得李元景的方法非常好,但长孙无忌所说的这些也是实际问题。李世民命人去宣诏李元景来皇宫,他想听听对长孙无忌提出的这些问题,李元景如何解决。派去宣诏的内侍很快回来禀报,说李元景去了城外的工厂场地,瓷窑匠们制作的瓷器胚子,晾干的,已经够烧一窑了,李元景去那儿指挥窑匠们装窑、烧窑呢,李世民派去宣诏的内侍头领林国瑞派他们回来向李世民报信,林国瑞自己去城外宣诏去了。李世民听说李元景制作的瓷器胚子能装窑烧制了,他心中大喜:瓷器在大唐是极其昂贵的珍品,烧制瓷器没有窍门,只能靠运气,在烧制陶器的时候,如果运气好,一窑能烧制出来一件瓷器,就发财了!一件瓷器可是比上千上万件陶器值钱!而在李元景的计划中,
瓷器和玻璃可是赚钱的最重要的两项,虽然他的白酒、香水、花露水、茶叶也很赚钱,但制作白酒、香水、花露水,都需要粮食,并且制作起来也很不容易,利润也不是很大,茶叶更需要一片一片地从茶树上摘下来,很麻烦、产量也不是很高。而瓷器是用泥土做、用柴或者黑石烧制出来的,其利润成千上万倍!根据李元景所说的,玻璃是用山上的石头烧制的,这些东西既不浪费粮食,制作成本也很低、可以无限量地快速制作,利润还很高。自从李世民了解了瓷器、玻璃制作的方法、利润之后,他就非常渴盼李元景能烧制出来瓷器和玻璃。现在听说李元景的瓷器开始装窑烧制了,李世民立刻决定亲自去看看。他命令几名侍卫快马加鞭前去李元景工厂场地,告诉李元景,不必听诏回来了,他亲自去工厂场地观看瓷器装窑。李世民带着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很快就来到了李元景的工厂场地。在这之前,内侍首领林国瑞已经来到了工厂场地,向李元景传达了李世民的旨意,原本李元景已经往皇宫中走了,但突然又接到侍卫传旨,说不让李元景去皇宫了,李世民亲自来了工厂场地。李元景听了,赶紧派人通知在工地上的李承乾、裴寂、马周众人,让他们通知工人,皇帝陛下来看他们装窑烧瓷器了,让他们都打起精神好好干,李元景则慢慢往前走迎接李世民。其实根本不用李元景通知,现在工地工人们一个个全都干劲十足:李元景招聘了一二十个皇子皇女,以及房遗爱、杜荷、魏婉君等朝中大臣子女,让他们担任工厂、生意的厂长、经理。原本李元景让他们担任厂长、经理,只是为了挂他们一个名头,来震慑那些胆敢对他的生意捣乱的人,但李元景没有料到,李承乾、李丽质等人对他们的厂长、经理职务非常看重,干得非常起劲。李元景让李承乾担任瓷器厂厂长,李丽质任皇家酒楼经理,砖瓦厂厂长为房遗爱,尉迟宝琳养猪、秦怀道养鸡、李震养鸭,别的皇子、皇女、大臣子女则分别担任白酒、香水、花露水、茶叶的厂长经理,但因为现在工厂都没有建立起来,所以很多皇子、皇女只是挂个名,但仅仅这挂名,就少了许多麻烦。那些妄图找麻烦的人,一听酒厂、茶叶厂的厂长、经理是皇子、皇女、大臣子女,他们想找麻烦也不敢了,这也是裴寂做生意的总经理,做得非常顺利的原因,没有谁敢给这些皇子、皇女、大臣子女们捣乱。现在李丽质没事就去皇家酒楼坐镇,所以没有谁敢在皇家酒楼闹事。李世民收走了皇家酒楼房间中李元景写的字幅,李丽质非常不乐意,就追着李元景,让李元景再写。而李承乾也没事了就来到瓷器厂坐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