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柳暗花明 (第2/2页)
“范小山,25岁,身家115亿。西山影视……微博……华视网……”
即使常海江再一门心思的搞无人机,也听过微博和华视网的大名,那醒目的“115亿”更是让人感觉刺眼。
面前这人竟是位百亿富豪?!
常海江眼球都快掉出来了,他这副表情也让其他几人好奇起来,围上来之后,大家全都倒吸一口冷气,看向范小山的目光都变得有些不同。
常海江到底是做大事的,很快恢复了心情,甚至有一种峰回路转的感觉。
“范先生,原谅我刚才的怠慢,我想正式给你介绍下领航科技,可以吗?”
范小山微微一笑:“当然。”
这次,常海江认真地介绍了领航科技目前的情况,他们的第一代飞控系统已经研发成功,其中的程序和算法正如常海江所说,处于世界领先,还申请了各自相关专利。
之前打电话给他要求购买技术的那位徐总,所从事的是行业是农用方面,正好公司也在研究无人机,比如利用无人机喷药以及播种等。
现在公司最大的难题是缺高级人才,导航、感知、芯片……总之相关专业的人,是越多越好。
同时需要充足的材料能供实验用,而要做到这一切,最根本的就是大量的资金。
只要有钱,常海江相信,领航能在很短的时间做出一款让世人震惊的产品。
“你们的无人机,准备应用在什么领域?”
这个问题,几乎是所有投资者都关心的,常海江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这款无人机,基本上可以用于遥感、测绘、探矿、航拍等领域,应该说应用行业还是很多的。”
“造价,或者说成本呢?”
常海江略微犹豫后回答道:“接近10万。”
量产之后,他准备针对这款机器报价20万,作为国内具有领先技术
的民用无人机,这个价格是有优势的,起码比国外那些品牌便宜了一半以上。
“你们有没有想过把无人机做小?”
“做小?”
“比如不使用现在的单旋翼,采用多旋翼……”
“可是从抗风性、飞行速度、下风场强等方面来说,单旋翼明显要更强一些。”
作为这行的专业人士,常海江当然研究过两者的不同,所以在回答这些时,他心里隐隐冒出了一个念头,对方是想外行指导内行。
“我知道。可是如果我们需要的使用环境并不需要多快的速度,也没有那么强的风力影响呢?”
“嗯?”常海江一时没反应过来。
范小山继续说道:“比如电影拍摄,航拍,新闻报道、野生动物保护等等,如果你们能做到易操作,方便携带,造价又低,那完全可以像手机电脑一样,放在商店里,让普通人去购买。”
这一番话,让常海江和其他3人慢慢张大了嘴巴,他们的思维模式被固定在了已有的使用领域,从来没有想过无人机还能如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