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诗文证道,万古风流一剑仙 > 第132章 诗仙名传

第132章 诗仙名传 (第2/2页)

哪怕他们混的不是北地江湖,

却不代表他们不知道炎神教,赤焰军,全真道,太行山连环十八寨等北地江湖魁首的分量。

这个李长青到底多大的本事,

竟然能够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力压这么多江湖巨头独占鳌头,

而且还让大家都心服口服,甘心颂扬,甚至为其冠上了‘诗仙’的称号?

其实李玄也不是第一次被人称之为诗仙了,

只不过那都是一时感叹之语,

并没有流传开。

但这次他在北地出的风头实在太大,目睹的人也不是一般的多。

也忘了是谁首先这么叫的,但大家都深以为然,于是一下子就彻底传开了。

但除了当时亲眼目睹的那些人,

其他不在场的人事后听了,难免会觉得这个称呼未免有些夸大。

得是什么样的人物,才配冠以带‘仙’字的称号?

当然随着这个称号一起流传过来的,

还有李长青在北地创下的一系列的不可思议的壮举。

但正因为太不可思议了,让人听起来都难以相信。

因为荒诞夸张的就像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神话传说一样,

不能不信,但显然也不能全信。

谁不知道他们文人最会吹牛批,最能忽悠人了?

诗词文章里一个个都自负惊天伟地之才,胸怀定国安邦之策的。

仿佛只要有贤君明主能重用他们,

这天下间就没有他们平不了的事一样。

然而真给机会让他们实操起来,

真能有他们吹的一半本事的,那都是难得一见的实诚人。

绝大多数都是嘴强王者,实际能力就谁用谁知道了。

最可恨的是,这帮文人不光自己吹,

还特么喜欢彼此互捧互吹,组团忽悠人。

这次估计也是一个套路,

杀人破城的事肯定有,不然也不可能传的这么言之凿凿。

但要说事实有没有大家传的那么玄乎,

那就不好说了。

但不管怎么说,

经此一事,大家也算是彻底记住了李长青这号人物。

不同于以往只名动于荆襄,

这次整个大胤江湖渐渐都听闻了李玄这个诗仙的名头,

真正做到了南北两开花。

只不过堂堂诗仙文名,却率先从武夫混迹的江湖中传开,

这也算是个稀奇事。

相比这些不识货的江湖中人,大胤士林的反馈就要激烈和正面多了。

毕竟传闻虽然有些夸张,

但随着传闻一起流传出来的那些诗词却作不得假!

是不是鸣世诗词,

能引动多大程度的天地共鸣,

真正懂行的文人一看诗词质量,也就能猜出个大概了,

这可不是光靠吹牛批就行的。

套用那些粗鄙武夫的话说,这就叫做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哪怕事情发酵的时间尚短,流传过来的诗词还不全,

但仅仅是那些已经传开的诗词,

就已经足以让每个文人为之惊叹了。

一时间各大文脉圣地都忍不住谈论起李长青来。

而这些文脉圣地之中要得到消息最早的,

自然当属岳麓书院。

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

岳麓书院地处西南,本就是各大文脉圣地之中距离离襄川府最近的一家,

加上又有董知节这么一个跟李玄交好的驻院大儒,

消息自然最是灵通,反应也是最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