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18章 (第2/2页)
张怀德按捺住自己激动的心情,悄悄走到苗可的身后,安静的观看苗可的刺绣。
苗可的孔雀才刚刚开始绣,首先,他选用的是能勾勒整体形状的晕针针法,晕针是是一种有规律的长短针,分全三针是长短不等的三针;二二针是两长两短的;二三针是两长三短的针。各种针脚都是密接相挨着的,每排的长短不等,但针脚是相连的,交错成水波纹;全三针适用于倾斜运针的绣面,向□斜的先由短针到长针;从□斜的先由长针到短针。二二针适用于小面积的部位。二三针用处较广,凡正面或稍倾斜的绣面都适用此种针法,绣花鸟虫鱼人物走兽不仅易于浸色,而更能事物的自然和真实感。
整体形状勾勒出来之后,苗可开始为孔雀着色,色彩是孔雀最为出彩的地方,恰当的着色能让平平无奇的事物顿时变得灵气十足,尤其是孔雀这种色彩较重的刺绣图案。
苗可先为孔雀的羽毛着色,因为羽毛的面积十分大,闩针比较容易施展。闩针是一种短的针脚,一般用在绣好的绣面上是为了更能体现色彩调和,按绣物的具体需要用二二针或二三针闩,一般只用两色。深的闩浅色,浅色闩深色。此种针法适用于绣山水和孔雀羽毛等以体现其真实和色彩。
因为苗可打算绣一只白孔雀,所以可以直接在上面使用闩针平铺羽毛上面的图形,一勾一画之间,苗可已经替孔雀绣好羽毛。
孔雀修长的脖颈和头部使用撒针这种方式刺绣,运用一种稀疏不规则的针脚撒上去,隐约的显现一种色彩。
现在剩下孔雀身上最难绣的两个部位,头顶的花翎以及面上的眼睛。花翎的绣色最为复杂,看起来不过两三种颜色,实则不然,绣工往往要添上□种绣线在能让花翎看起来更加完美,这种时候,就是蜀绣技艺中拓木针的天下。
拓木针是有规律的长短针,每层的色不一样,而是缝插针,头一层是长短的密针,长的柘木在短针内,第二层柘木在长的内,二层以下是稀针盖在第一层上,第三层的针脚需搭在第一层的线上,这种针法可以浸色,多用于绣花卉翎毛。
此时,苗可的额上已经出现细密的汗珠,精神高度集中的刺绣耗费他的心神,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灵力的来回涌动也给他的身体增加不少负担,苗可感觉自己的身体有点抖,但是他不能停手。
苗可的刺绣与别家的刺绣不同,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中间不能停顿,若不然,绣品就会失了灵气,变得毫无价值。
还剩最后一只眼睛。
苗可咬咬牙,伸手将手中的绣线换成黑色。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幅绣品的好与坏,除了看他的针法已经之外,最重要的就是眼睛。苗可想着寒昕同寒凝打闹时候的样子,下针迅速,三两下,就替孔雀绣好眼睛,顿时,整只孔雀变得灵气十足,栩栩如生,它的眼睛好像在溜溜的转动,不时看你一下,羽毛像是在动,你会担心稍一不注意,它就会展翅飞走。
绣完孔雀的苗可松掉一口气,整个人放松不少,浑身上下也没有那么难受。苗可以为这是绣完作品的原因,却不知道,凝结在他周围的灵力渐渐散去,不再通过他的身体才是真正原因。
而苗可身后的张怀德早已经被深深地震惊住!他不可思议的瞪大双眼,盯着眼前绣好的绣品,说不出话来。
作者有话要说: 要累死了,晚上还有一章,我真是活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