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一年三熟 (第2/2页)
……们后悔什么?越人『迷』惘。
王离吐出一口气,轻声道:“我后悔了,要是早知道百越有这样的土地,哪怕是磨,我也要磨大父亲自出征,打下百越。”
屠睢扑得猛,扭到了脚,一瘸一拐回来时,就听见了这句话,不仅不生气,还赞同:“彻侯要是能挂帅,恐怕早几个月就能够打完了,还能在百越收到两个季节的粮食。”
那像现在,居然只有一个季节!光是,屠睢肠子要悔青了!
王老将军尚在,陛下却让出征也白,是为了培养,避免大秦将才陷入青黄不接的境地,早知道百越如此重要,匈奴、月氏、乌孙、呼揭……哪个不能让练兵?非得百越来浪费?
按份儿均匀计算,百越能达到亩产十石,哪怕南橘北枳,把稻种移植到秦境内,没有十石,五石总有吧?秦稻的产量达不到均匀五石。
“何况!一年三熟!哪怕它亩产二石,那也比只有一年一熟的秦稻得到的粮食多!”
屠睢并不懂什么热带什么气候,下意识就以为,百越的稻种移到大秦也能一年三熟。
兴冲冲地向始皇帝说完自己的法,语无伦次道:“粮食多了,黔首家里就会有余粮,会一些人饿死了!国库的税收也以变多了!”
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在古代,粮食价格的高低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而如果粮食产量提上去了,价格也稳定在不高不低的水平,就能解放不劳动力去其地方,而且,吃饱喝足后家里还有余粮,百姓就会有心思去提高生活品质,商品的售量就会增多,国家的商税会上涨,形成良『性』循环。
青霓懂得这个道,但是她还是残忍地告诉了屠睢,移植了稻种也不能做到一年三熟,顶多南方地区能够一年两熟。
此次征战百越,始皇帝有考虑到天气炎热,特地调拨了不原楚国人入军,楚国地处江南一带,楚人相来说比较抗热。
——然,再热也比不过百越,们到了这边,一样受不住这种快把人烤熟了的天气。
而江南,是粮食生产大户。
听完神女的话,立刻就有楚人兴奋地说:“够了够了!一年两熟也够了!我第一次见到以一年两熟的水稻!”
哦,,哪怕是南方,在秦朝也还没有早稻类型品种,全是一季稻。汉代《异物志》上记载“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一年两熟的稻子能被记载成新异物产,足以证在秦汉时期,一年两收的双季间作稻,在南方从未出现过。
青霓起来这茬后,就着那位前楚兵微笑地点点头,前楚兵脸『色』倏地一变,红着面颊低下了头。
带路的越人立刻不舒服了,“母神!”『操』着浓重口音的秦官话,眼巴巴瞧着青霓,“山地那边,也有稻,很大很大的一片稻田!”
“山地?!”王离瞪大了眼睛,“你别瞎说!哪怕我从来没下过地我也知道,山地怎么种水稻!”
越人洋洋得意:“你们的稻做不到吗?那我们的肯定是母神的恩赐!不止能种在山里,平时好久没下雨,或者下了久的雨水,它们能活。”
旱不求水,涝不疏决,既无粪壤,又不耔耘,一任于天。
所以,百越从不缺粮食。
是不挑土地肥瘠的良稻!!!
一个原本快被热晕过去的秦兵场跳了起来,“快带我们过去!我还以收割!我还能动!”
那越人不加思索地指着一个地方:“就在那边的那座山……”
等说清楚地点之后,所有秦军疯了似的往那边冲去,手里还握紧不轻的镰刀。
看到这一幕的越人安静如鸡。
而没有去参战的越人小声道:“母神在上,你们就是和这样的疯子打仗?这怎么打得过?”
那安静的越人这才回神,仍带着些许恍惚:“不……们打仗时没有这种拼命的气势……”
山地的稻田里,没人抱怨大热天要收粮,一个个汗流浃背,口干舌燥,却始终不愿意停下来,在拼了老命收割。
再多收点!
再多收点!
不能浪费!
只要种子够多,朝廷就会给全国分发,们的家人就有足够的粮食过活了!哪怕土地不够多,也能活了!
汗水从衣服里淌出来,洇湿了土地,们脸上却是笑着的。
“咚”一声响动,青霓在后面慢慢到时,就见着有三五个士兵受不住酷热下的劳作,晕了过去。而们被扶到树荫下,清醒过来后,又软着腿,跌跌撞撞过去,继续收割稻种。
“不能休息!要抢收!”们还是没适应骆越的稻谷不需要抢收这种事情,只抱着一股信念,尽快的速度去收割,生怕浪费了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