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收复河套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大汉第一嫡长子!
马邑之谋,胎死腹中。
随后武帝以王恢提出战争却临阵脱逃,将王恢下狱,廷尉判处死刑,后开王恢买通田蚡通过汉武帝的母亲王太后求情,但仍无法平息汉武帝的愤怒,王恢被迫自杀谢罪。
“马邑之围”的计划虽未成功,但却使汉朝结束了自大汉初年以来奉行的屈辱的“和亲”政策,同时也拉开了汉匈大规模战争的序幕。
大汉朝开始主动出击匈奴,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匈奴威胁,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马邑之谋的失败,大行令王恢的死,就能看出武帝的恼怒,经过这次的大败,他大胆启用骑奴出身的卫青。
于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也有一种说法是公元130年),匈奴兴兵南下直指上谷。
汉武帝任命卫青为代车骑将军,分派四路大军出击,任命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出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出云中,骁骑将军李广出雁门。
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迎击匈奴,卫青首征,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并在龙城之战中,首虏近一千人,取得胜利。
然而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封卫青为关内侯。
这场龙城之战,是有汉以来对匈奴首次大胜利之战,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也是这个为后世历代兵家敬仰的卫青初露锋芒之战。
龙城战役之后,刘彻积极备战,这一刻的他深深明白,仅凭一两场战役绝对不能打败匈奴,事实上也是如此。
就这样,和匈奴数年的较量中,突然的一个机会摆在了刘彻的面前。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匈奴大举入侵上谷、渔阳,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
在此之前,将军韩安国曾屯兵渔阳。韩安国在和匈奴作战中,从抓获的俘虏口中得知,匈奴军已远去。
因而,韩安国在上书武帝时,请求撤去屯兵,还兵于农。但是,刚刚罢军一个多月,匈奴大军即至,当时,韩安国只有七百余人,韩安国率军出战匈奴,终因兵力弱小,被匈奴击败,韩安国又率军退入城内坚守,匈奴军虏掠千余人及大量畜产而去。汉武帝很气愤,派使臣责备了韩安国一番。
汉武帝见匈奴军在东北的上谷、渔阳等地区进掠。于是抓住战机,命李息从代郡出击,卫青率大军进攻匈奴盘踞的河套地区,采用“迂回侧击”的战术,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切断了驻守河套的匈奴白羊王、楼烦王同单于王庭的联系。
而后,卫青又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数百万之多,彻底控制了河套地区。
因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听从主父偃建议,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设置朔方郡、五原郡,又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不但解除了匈奴骑兵对长安的直接威胁,还建立起了进一步反击匈奴的前方基地。
此战,汉军全甲兵而归,卫青立有大功,被封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跟随其作战的苏建、张次公以校尉从卫青有功,被武帝封平陵侯、岸头侯。
这场战役,虽是小规模战争,可其意义之大、之深远,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京师长安的威胁。
此次作战的河套地区,秦始皇统一战国诸国后,曾派大将蒙恬统一河套地区,但为时不久,蒙恬被赵高、秦二世假冒秦始皇诏令陷害,匈奴卷土重来,使河套地区又从统一政权中分裂出去。
此次的胜利,解除了匈奴贵族从西北方向对京都长安的威胁,长安地处秦川八百里的中心,且本为“四塞之地”,攻可进,退可守,是大汉帝国理想的京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