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 第154章 拒召宁王殿下拒不奉诏。

第154章 拒召宁王殿下拒不奉诏。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我的江山,你随便捏!

那仙境缥缈, 好似天宫阙的熙和园在除夕夜之后,帝王再没有去,皇贵妃虽然升了一级, 后宫之权在握,可是她的落英殿也嫌有圣驾到。

而朝廷寄予希望的新政, 在杨慎行杀了云州知府梁成业, 重了高自修之子进入三司条例司之后,端王与这位当朝首辅也不再亲密无间,眀人眼里看得到这间隙, 越越大,新政何去何从, 令人担忧。

云州之行让杨慎行清楚地知道, 他若再随着端王『插』手三司条例司, 新法中饱私囊, 肥一串链子的硕鼠,不会再有二个虞山居士给他机会。

他坐在端王的面前,面对的是一桌山珍海味,不管端王是怎样的道貌岸然, 这礼贤下士的姿态总是做的很足,而人墨客也总是吃他这一套。

可是杨慎行却难以下咽,甚至没有拿起筷子,就等着对面轻酌酒的端王表态。

“是哪个三司条例司的官员不听杨大人之令, 大人尽可以查办他, 杀头还是流放, 无需跟王置喙。不,从头而下地替换……杨大人,你这是准备跟王分道扬镳啊!你说今后王还如何在朝堂立足?”

端王眼冰冷, 那张人雅士的脸终装不下去了。

杨慎行低声道:“殿下,新政是您最大的功绩,做得好,离那位置只近不远,可若是失败,下官死不足惜,然您在皇面前,又如何自处?捞再多的银子,安『插』再多的人,又有何处?”

“你在威胁王?”

杨慎行摇头,“殿下,新政实在没有您想象的那么容易,云州之行,下官差一点就将它葬送了。”

提起云州,端王便摆手道:“不是几个书生,是你看重他们,既然动『乱』,派兵镇压便是,谁能挑的出错?便是父皇那里也有话说。”

话说到这里,杨慎行的心越越冷,他几乎坐不下去,有些木然道:“殿下,下官说的很清楚,以兵而震,只会激起更大的民怨,如自掘坟墓,到时焦头烂额,便宜的还是别人。”

端王嗤笑一声,“你说的是老六?就那个熙和园,足够膈应父皇,不足为惧。”

杨慎行摇头,“那宁王殿下呢?”

“老七?”端王觉得像是一个笑话,“你是觉得王对手了,随便给按一个?就他一个贬的皇子,朝堂谁还记得他?杨慎行,你当知道你有今日,是王提携,否则你们全家还在西南修城墙呢!”

“殿下!”

“你也别摆出一副大公无私的模样,尚家的十万两没忘记吧?”

杨慎行的脸『露』出难堪。

在这时,忽然一个下人急匆匆地跑进,“殿下,宫里信了。”

“什么事?”

“皇召宁王殿下回京。”

那一瞬间,端王蓦地转向了杨慎行,后者轻轻一叹,“殿下,皇能选择的不单单只有您和景王。”

帝王的旨意震惊朝野,毫无疑问,不管是试探,还是真情实意的想儿子,总之这份圣旨表达的便是对留京两王的不满。

而宁王若是奉诏回京,那么顺帝就不会再把他晾在一旁,当个惹是生非的儿子不闻不问,必然是要重的。

有的目光随着那份前往雍凉的圣旨,猜测在宁王归京之后,朝堂风云变幻,也有些心思活络之人,已经开始计划着如何先人一步。

这一去便是三个月,不管是端王还是景王,足够他们做好应对这个弟弟的准备。

然而……

回京的宣旨监跪在大殿之,“启禀皇,宁王殿下……拒不奉诏。”

刹那间,有朝臣的表情统一的疑『惑』,仿佛自己幻听了。连龙椅的帝王没有回,秦海一懵,不由地道:“再说一遍。”

“启禀皇,宁王殿下不愿归京。”

好了,这下清楚了,向不对付的景王和端王下意识地望向了对面,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震惊。

不归京!

可笑了!

“老七是疯了吗?”景王低声地自言自语,“这么好的机会……”

顺帝的旨意并非只是召,还是请,里面隐含着帝王允诺,可以跟两位兄长分庭抗礼的权力!

端王忽然回,他对着那监问:“宁王可说了什么?”

锦绣繁华的京城不愿回,却宁愿呆在那边陲地,这是什么『毛』病?

端王的话让顺帝也眯起了眼睛,旒冕之后的目光锐利威严,监从怀里掏出一份折子,呈到头顶,“殿下只是让奴才问一句,皇可还记得当初他离京之时说的话?”

秦海下了丹壁,取走了那份折子。

而顺帝则怔住了,他皱起眉,思绪回想。

倔强的子跪在冰冷的地砖,膝盖弯了,但是脊背却如青松直挺,父子之间剑拔弩张,坚定的眉眼下,发自内心地吐出怒吼——那就把我贬出去,我娘什么时候昭雪,我就什么时候回京!

那句话,顺帝一直以为是一句话气话,却没曾想,做什么吊儿郎当的臭子,却刻在了心头。

“皇。”秦海弯着腰,轻轻地唤了一声,然后递了那份折子。

寂静的大殿落针可闻,有的目光胆大包天地望着帝王的动作,好似能从那份折子里看到宁王癔症的原因。

然而折子里只有免除税银,以修建南北官道的请求之外,什么解释没有。

那句话,刘珂自己记得,他也觉得帝王该记得。

顺帝闭眼睛,冷冷地吐出一口气,以为该是雷霆降临却突然笑起,“好,有种。”

这一句话之后,对宁王抗旨之意,他再无任何评价,而这封折子,却交到了内阁,只听到帝王一声,“准。”

杨慎行连看不曾看,低头道:“遵旨。”

“退朝。”

*

宁王离京之语,想从帝王口中得知是不可能的,有个一知半解的秦海就是再胆大也不敢泄『露』。

是以,有人在猜测这句话,以至胆大包天地抗旨,顺帝不曾发怒降下惩罚,甚至还准了宁王的奏折。

当然,奏章里的内容到了内阁中,就不是什么需要保密的东西——免税以修官道。

“难不成老七真在那鬼地方乐不思蜀,对京城毫无任何想法?”景王站在皇贵妃的身后,轻轻替母亲按压额头两『穴』。

皇贵妃闭着眼睛假寐,听此,她不由轻笑一声,“怎么可能。”

“母妃的意思是……”

“你我错了。”皇贵妃抬手轻轻一摆,“行了,心手酸。”她看了看边的椅子,景王从善如流地坐下。

宫人们呈了一盏茶,然后轻脚退下。

景王端着茶,没喝,反而问道:“错了什么?”

“宫以为,雍凉是皇一气之下贬的,如今想怕是那臭子自己选的。”

景王皱了皱眉,“母妃是说,他是故意拿那件荒唐的事气父皇,好早些避出京去?”

皇贵妃点了点头,“皇再生气,那也是亲生儿子,站住的皇子不多,怎么会贬到那种黄沙满地的地方,甚至差点死在了那里?”

“雍凉……选那里做什么?”

“西陵公。”

闻言,景王心中一凌,但是转眼又失笑道:“可西陵公如今丢了兵权,这次匈奴犯,齐大将军阻敌沙关外,朝野下在称赞他乃西陵公二,父皇是绝对不会再将兵权交还回去了。”

皇贵妃说:“那么要么便是那崽子失算,要么就是另有打算。”她说着缓缓站起,『色』凝重,“宫在意的反而是那句话。”

景王一怔,“您也不知道吗?”

皇贵妃摇了摇头,“我问秦海,他没说。”

“那老东西拿了我们这么多好处,也不说?”

皇贵妃目光深幽,仿佛有一股暗流在涌动,“就怕这话与我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