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我要光宗耀祖2农家子科举路 (第2/2页)
夫子带着孩子们温了一遍书之后,便让他们自行诵读。
又让孩子们一个一个把自己的描红字帖拿过来,予以指点。
轮到洛炎时,老夫子抚了抚胡须,道:“不错,还算工整,仍要加紧练习,不可懈怠。”
老夫子又指点了一些练字的窍诀,洛炎一一记下来,点头称是。
上午的教学内容只有诵读诗书,背书,描红字帖,从辰时到午时之前,整整四个小时。
午时休息,待到下午未时,夫子会讲解经义的含义,有不解之处也可以找到夫子进行释疑。
换做现代的算法,便是早上七点到十一点,下午一点到三点上课。这强度,和小学也差不多了。
到了申时,孩子们瞬间如鸟兽散,收拾东西迫不及待的离开。
洛炎慢吞吞的收拾东西,夫子还没走,他打算加快自己读书的进度,不过按照原身本来的表现,要循序渐进,给夫子留下印象。
他找到还没走的夫子,继续向他请教问题,不过,这次请教的问题却不是夫子教过的,而是还没学习过的《中庸》中的内容。
夫子闻言眉头一皱,并没有解答问题,道:“洛炎,读书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像吃饭,要一口一口吃,你刚刚开始学习《大学》,不要贪多嚼不烂。”
洛炎听了夫子的话,果然,这般回答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又开口道:“夫子,我已经将《大学》与《中庸》背熟,只是不懂其释义,您尽可考我。”
夫子看着如此认真的洛炎,心道,罢了,考考他吧,若真的如他所言背熟了,倒是个难得的好苗子。
老夫子说上一段,洛炎接下一段,反应快速而准确,没有丝毫的迟疑卡顿。
随着洛炎的背诵,老夫子的眼神越来越亮,这真是,好孩子,好孩子,怕是在他不知道的时候,用了多少功,和村里那群皮猴一点都不一样。
“好了,够了,你背的很好。”老夫子一向刻板的脸上也带了几丝笑意。
“以后每天下学,你可以单独来问我不懂的内容,我给你开开小灶。”
听了老夫子的话,洛炎的喜悦溢于言表。
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加快进度了。
恭恭敬敬的和夫子道谢之后,他慢慢悠悠回了家。
不出他的意外,家中只有小婶吴氏带着堂弟大树。
不知怎的,洛炎心生恶趣味,坐在缝制衣服的吴氏身边念书,说是让大树也听听,以后越长越聪明。
却想不到以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吴氏觉得此言非常有理,日后常把大树赶到洛炎的屋子里,和哥哥一起读书。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四年之后,依旧是村中的学堂。
老夫子听了洛炎的问题,却沉默下来,“洛家小子,老夫活到今天五十余岁,只是一介童生,未曾考过院试,四书五经你都背的滚瓜烂熟,研读细致,现在,我也教不了你什么了。”
“你有天赋,有毅力,假以时日,至少也像你那老爹一般考中秀才,在我这村学里继续呆着,只会埋没了你,等下我随你回家,找你祖父商议一番,送你去镇上读书。”
十一岁的洛炎身高明显见长,收拾了东西,老夫子和他一大一小,向着洛炎家走去。
正是三月,春耕时节,『奶』『奶』李氏带着堂弟大树在家,看到洛炎与老夫子一通回来,很是意外。
听了老夫子的来意,李氏急忙让大树去把忙着种地的洛青松从田里喊回来。
洛青松回来,与老夫子交流一阵,微黑又带着皱纹的老脸笑得乐不见眼。
洛青松高高兴兴地,又招呼着李氏捡了些家里的鸡蛋,果子给老夫子带回去。
待到吃晚饭,洛青松等着人齐了,向大家宣布,村学的老夫子已经教不了柱子,家里准备送柱子去镇上的私塾读书,根据老夫子所说,柱子现在的水准,明年就可以参加县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