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舂米有诈 (第2/2页)
需要鞑子们四人一组舂米,就在他们刚舂好一批高粱米时,整块石头的大缸子裂了。
因为他们舂的太用力,来不及停下,里面的高粱米哗啦啦地撒了一地。
村里都是沙土,这下再吃就需要淘洗干净,不仅废水还费时间。
众人本就饿得不行,这会儿那本就暴躁的脾气就上来了,哪里还愿意淘洗米粮?
可又真心是很饿,无奈下从别的村户搬来舂器,继续舂米。
但就跟中邪似的,每当他们好不容易舂好米,那大石凿子就开裂。
他们忙活了好久,不仅一粒粮食没吃上,还白费了好多的力气。
可力气再大的人,也禁不住这般使唤啊?
那几个先锋都是鞑靼中最有力的勇士,此时,累得手臂好似又千金重,又酸又涨。
见此,满都江气得不行,冷冷道“眀人阴损,舂米有诈!
这村子定然早有准备,专门给咱们设下这些吃力不讨好活计,消耗战斗力!”
“他奶奶个熊啊,老子要将这个村都给屠了!”壮汉的胳膊生疼生疼的,但嘴上依旧不依不饶。
满都江拎起自己的长枪,道“勇士们,咱们就是掘地三尺,也要将他们挖出来,先杀后分尸!”
“先杀后分尸,分尸!”众人齐呼。
------题外话------
舂米,臼口的直径不小于 70 ~ 80 公分。
一只大的石臼,一般要四个人才能抬得动它。臼内凿有锣纹,臼的身子须埋在地下,臼口露出地面,四周用破陶瓷缸片贴平,以便于清扫。
在臼的上面,架着用一棵大树段做成的“碓身”,“碓”的头部下面有杆杵,杵的嘴子上按了铁牙。
“碓”肚的中部,两边有支撑翘动的横杆,就像玩杂技的“翘翘板”中间支撑那玩意儿,“碓”尾部的地下挖一个深坑,当把重心移到“碓”尾并将其向坑里踩压下去,
“碓”头即抬了起来,然后舂下去,抬起来,再舂下去,就这样机械地重复,便是舂米。
注:舂米的过程,来源于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