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普利兹克 (第2/2页)
海东省博物馆的落成典礼暨开放仪式继续进行,在领导讲话结束之后,大家进入博物馆内部参观,内部那些与其他博物馆截然不同,但参观起来却格外便利的动线设计以及内部装饰都让所有到场的嘉宾、记者大开眼界。
而迈克和约翰则一边参观一边继续争论着,他们的争论也传到了其它人耳朵里,不少人也参与进来,他们都相信林楼一定会拿到普利兹克奖,但是在什么时候拿到的问题上,却是反应不一,有的和迈克一样,认为林楼现在就有资格拿到;而有的则和约翰一样,虽然认为林楼肯定会拿到,但都觉得他还得等一段时间,起码到四十岁以后,这样奖项颁发下来的时候,才不会引起太大的争议。
他们的话也传到了中方建筑师和其它与会嘉宾耳朵里,有熟悉英文的听到这些讨论后很是吃惊,连忙翻译给其它人听。
“林教授确实有资格获奖,但是那些人说得也对,他现在拿奖实在是太年轻了,毕竟他还没到三十岁呢!四十来岁获奖倒是刚刚好。”建筑界人士大多都和约翰一个想法,他们也把普利兹克奖当成终身成就奖了,给一个不到三十岁的人颁发终生成就奖,总感觉有些别扭。
“普利兹克奖?这是什么奖?”建筑界之外的人士,比如那些领导和记者则发出这样的疑惑,不过很快就有人向他们解释了。
“普利兹克奖是建筑界的最高奖项,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前贝聿铭先生,和日本的丹下健三先生都获得过这一奖项!”别的领导、记者们大概不懂,不过最高奖项,和诺贝尔奖的名号他们还是听说过的,这下他们马上就明白了。
“哎呀,这要是能获奖就好了!”眼下正是国人迫切渴望获得世界认可的时候,要是一名中国人能够获得国际最高大奖,那该多好啊。
尤其是海东省和南江市的领导和记者们,他们想的更多,如果林楼能够获奖,那就意味着海东省博物馆的名声必然会传遍全世界,甚至有希望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博物馆之一,起码也是所有省份的第一名吧?
可惜海东省博物馆的历史和展品质量距离故宫博物馆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要不然他们还会奢望把这个第一去掉。
仪式结束之后,领导们和林楼一起去用餐,在饭桌上,有人提起了这件事,谨慎地询问林楼有没有把握。
林楼笑道,“我确实已经报名了,不过能不能得奖还不好说,还是要看评委们的喜好啊!”但是实际上,他可不是简单的报名,他还是做了一些工作的。
普利兹克奖虽然号称公正,但就像所有奖项一样,要是你不争取干等着,那能不能获奖就只能看运气了。
比如国师当年依靠《菊豆》参加奥斯卡最佳外语片评选的时候,其实这部作品在当年所有参选作品里,理应是最好的,可由于他不懂得奥斯卡的规则没有运作,最后归了别人。
桢文彦、巴克西里纳-多西这些担任过普利兹克奖评委的获奖者,最后能够获奖,和他们当初的经历有什么关系,恐怕很难获得清楚。
日后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时候,全国上下都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此前他在中国建筑界的名声并不是非常响亮,他和妻子的业余工作室只有六个人:王澍夫妇和王澍的四个弟子,他们通常要和一些大型设计院合作,来完成全部的施工图设计。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王澍获得普利兹克奖比莫言获得诺奖更让人惊讶,因为莫言虽然不敢说是国内文坛第一人,还有贾平凹等一批和他实力相当的,而在国内建筑界,胜过王澍的就更多了。
他能够获奖在某种程度上要感谢他南京工学院的学长张永和,因为在王澍获奖之前,张永和刚好进入普利兹克奖评选委员会担任评委,要是没有他的引荐,相信其它评审恐怕很难见到王澍的作品,就更不用说给出好评了。
当然,有人引荐固然是一方面的原因,王澍的实力才是他获奖的最大可能,要知道张永和担任评委可不是一年,也不会只推荐王澍一名中国建筑师,王澍日后担任评委的时候,肯定也推荐过国内的建筑师,他们为什么没有得奖呢?
林楼在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方面已经具备了获得普利兹克奖的条件,但是最终能不能得奖,还得看运气,而林楼却不会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到运气上,他早就准备好了争取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