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万念俱灰 (第2/2页)
“你是怎么想的?”侯景明问。
“死马当活马医吧,你还有更好的办法?”陈华无奈的回到。
几个人最终还是同意了,事情一直僵持下去也不是办法,他们总得做点什么。
陈华已经天联系上了自己媒体的朋友,下午就去英姨家采访了英姨。英姨知道了陈华的目的,自然是愿意配合的。
陈华在上海不能逗留太久,沈曼他们也没有耐心,一切都得快。
第二天,《八旬战斗英雄苦寻老房子却遇拆迁,谁帮英雄找回失去的记忆?》的新闻就登上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英姨把整件事情的经过详细的说了个清楚,而时间上也恰逢八一建军节,正愁没有新素材的各大媒体像是饿狼看到了羊群一样汹涌的扑了过来。
战斗英雄帮死去战友照顾家人,光是这一点就引起了很多网民对军人的敬佩之情。
英姨四十年独身,在跟逝去老伴初遇的富锦路地铁口卖了几十年馄饨,更是让人唏嘘不已。
当侯景明把沈曼卧室里堆叠的画稿视频也交给媒体的时候,网民脆弱的情感被彻底激发了。
短短两个小时,这篇新闻报道就登上了三大平台的头条,热度迅速飙升至千万级别。
这件事引起的舆论很大,当天下午就有人去了英姨的老房子前面拉起了条幅:“拒绝拆迁,为战斗英雄坚守最后一块阵地”
很快,整个上海都开始了讨论。
侯景明的电话被打爆了,大部分都想帮战斗英雄捐款,可是被侯景明拒绝了。也有很多人提供了一些线索,但基本都是无用的信息。
英姨被几个电视台请去做了采访,虽然英姨身体已经不太灵活,但为了帮助沈曼,英姨还是去了。像那些通告堆满的明星一样,那几天英姨的行程被安排的满满的。很多时候都是刚出了这家媒体,另一家媒体的接待车就已经等在了门口。
经过几天的发酵,整个上海甚至全国的网络上都掀起了一股“寻找赵小虎”的热潮。
四面八方的邮件蜂拥而至,各大媒体的客户部电话也从没停下来过。
然而,事实却很残酷,因为事情发生的年代太过遥远,网络媒体上又大多是年轻一代,新闻的热度虽然持续在飙升,但却没有任何能证明沈万山身份的信息。
关宏业当然也看到了新闻。
关宏业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一旦让媒体和网民感觉是江海在刁难战斗英雄,那江海的名誉就会被彻底摧毁。江海董事会当然也嗅到了其中的味道,立即召开了董事会讨论,主持人就是关宏业。
大部分江海股东的意见都是延迟开发,甚至是保留那栋老房子不做拆迁,股东们很清楚,那块地虽然很有商业价值,但毕竟现在舆论太热,一旦触及到江海的名声,他们失去的当然不只是钱那么简单。
知道事情的严重性,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的关茂林也参与了股东会。
然而,关宏业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们有合法的手续,那块地的开发是合法合理的,如果我们因为一个社会事件放弃对那块地的开发,我们就等于在行业内开了先例。别忘了,虽然江海有实力,但我们毕竟是刚刚涉足房地产产业,如果我们的出现然乱了原本的房地产秩序,我们无异于在起步阶段就跟地产圈子里的大佬们站在了对立面。我敢保证,如果真的这样的话,我们的地产项目必然夭折。”
关宏业的话不无道理,江海在房地产开发商的确只是新手,他们不得不考虑整个上海地产圈子的利益,更不能扰乱秩序,一上来就想动既得利益者们的蛋糕,这无异于在自寻死路。
“另外,我还要说的一点是:我们是商人。就算我们放弃了那块地的开发,或者不拆那栋老房子,网民也一定会认为这是我们的宣传手段。单凭这点,像改变‘无商不奸’的认知简直是痴人说梦。”
关宏业说完,已经有股东坐不住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倒是说有点用的出来。”
关宏业微微一笑继续说道:“世界上没有不贪婪的商人,我们根本没必要让别人把我们当圣人看待,那样反倒会被绑在道德柱上,以后我们还怎么做事?其实,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底线和态度。”整理了一下语气,关宏业继续说道:“我的意思是,项目是合法的,开发也是合法的,我们必须要执行。地要开发,房子也要拆,但……我们可以在另一个地方复原沈万山的房子,这笔钱由我们江海来出。另外,该给的拆迁赔偿款,我们一分也不会少给。”
不得不说,关宏业是个合格的商人。
这个办法即考虑到了地产行业中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有没有扰乱原本的行业秩序。既保持了地产商的底线,又给了“围观群众”一个有良知的回复。
可于此同时,爷爷沈万山的心愿也就彻底成为了泡影。
很快,十天的时间已经过去,沈曼这边依旧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房子就是爷爷沈万山的。不过,老三部的人还是感到了奇怪,事情已经闹得沸沸扬扬,沈家人不可能不知道,可直到现在沈家人尤其是沈春芳并没有来找过爷爷,更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房子的事情。
这显然不符合沈春芳的性格。
第十二天的时候,英姨还在忙着上各种媒体节目,虽然她卖命的呼吁大家一起寻找证据,可眼下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第十三天,工程队已经在爷爷房子旁边集结,虽然有自发组织的网友在阻拦,但听到对方准备在更好的地段帮沈万山重新建一座一摸一样的房子,网友们果然没有继续纠缠。
第十四天,老三部的人齐聚在老房子里,他们不可能眼睁睁看着房子被推倒,已经做好了打算跟施工队的人抗争到底。
地产项目的负责人已经跟沈曼和英姨沟通了很久,但显然双方没有谈拢。
负责人也找来了媒体的人报道,甚至连媒体的人也在劝说沈曼,的确,江海给出的条件很诱人,但只有老三部的人才知道,这跟钱没有关系。
保安已经开始清场,沈曼万念俱灰的时候,突然有人打来了电话。
“请赵小虎同志接电话。”
听对方说话的语气,显然不是一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