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亲爱的 (第2/2页)
出现第一张洛满的脸。
“今天是6月23号,我已经取得孙大哥的同意,他愿意让我跟随寻子队伍,一起行动,并用手机拍摄,记录下这段特殊日子的经历。”
三个多小时的视频,并没有特殊的拍摄手法,都是最简单,最朴素的镜头。
一群三四十岁的中年父母身上挂着巨大的广告牌,聚集在一座大城市最热闹的商业街上发传单,虽然周围路过的人很多,但从来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看一看广告牌上的故事。
接到传单的人,也从来不会在意传单上那张孩子天真单纯的笑脸,很普通的一件事,随手接过传单,随手扔进垃圾桶。
但中年父母们也不气馁,手里的传单发干净之后,又去附近的垃圾桶里找到干净的传单,用手擦一擦,铺平捋直,重新发给匆匆而过的路人。
城管过来制止这种行为后,中年父母们又沿着小吃街,挨家挨户的上门送传单,有店主好心接受,了解前因后果,答应会帮忙留意;有店主就直接把这些家长们当成疯子骗子,胡乱赶了出来。
失孤的中年父母们仿佛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对待,他们只是连连道歉,继续向下一家店铺走去。
三个小时后,在一个安静的屋子里,洛满拿着镜头,这群父母们最后的独白。
一位母亲举着自己孩子的信息,声泪俱下,“孩子,你还好吗?妈妈不是不爱你,妈妈是找不到你。你狠妈妈吗?是妈妈把你弄丢的。”
一位父亲举着孩子的信息,脸上带着苦涩的笑容,“心里面就有一个信念,只有我活着一天,只要我有生之年能见到俩孩子,看到他们过的好,我就都可以了。”
一位母亲举着孩子的信息,一边擦拭自己的眼泪一边呜咽着说,“我家里的老人,临终前,还在叮嘱我,要找到孩子,她说她见不到孩子了。”
···
零零散散十几位父母一一出现在镜头前哭诉自己的心酸。
最后一位出现在画面里的失孤父亲,是视频开头,洛满提到的孙大哥,孙海洋。
孙海洋一脸平淡,“从2007年10月份开始的,儿子已经丢了近6年,原来我是一个小老板吧!家里还有点积蓄,生活过的还算不错,但孩子丢了,一切就都没有了。”
孙海洋说道,“不知道孩子被拐到哪儿去了,只能天南海北的找,今天在东北,明天在蜀地,这种事情更多的是碰运气,凭感觉。三年找到的有,十几年没一点消息的也有。”
孙海洋接着说道,“不过,我们这群人心里都有坚持,不是没见到尸体吗?就找下去呗!”
孙海洋忽然笑了笑,忍不住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知道的别人的事儿,前几年有个家庭,找孩子找了11年,没有任何消息,最后孩子的父亲精神崩溃,从火车上跳下来自杀了。可笑的是,孩子不久后就被找到了。”
孙海洋继续平淡的叙述道,“还有一个家庭,孩子一岁多的时候被拐走,他爸爸为了找孩子丢了企业高管的工作,花了很多钱之后,又额外欠了50多万的外债,孩子的母亲也因为思念儿子得了精神分裂。”
镜头调转,洛满一个人坐在房间的凳子上。
“跟了两个多月,感触最深的一件事儿,”洛满语气沉重的叙述道,“孩子被拐,人贩子可能大部分是为了钱;但孩子丢失,毁掉的是一个个原本幸福的家庭,不光是人贩子,还有想骗寻子报酬的人。”
沉了一口气,洛满接着说道,“我了解的,孙大哥,最开始他儿子丢失的那几年,经常有人给他打电话,说有孩子的消息,但每次去了之后,他都被人骗,这些年零零散散加起来也有一两百万了。”
“这些失孤的父母们已经很难了,但他们的遭遇···,”洛满轻轻叹了一口气,“寻子路上,被逼死逼疯的家长们不是个例,况且,就算孩子真的找到了,谁来弥补整个家庭丢失孩子的几年,十几年的时间?”
视频结束,会议室内鸦雀无声。
张译最先回过神来,紧紧闭着嘴唇,直勾勾的看着洛满,一巴掌一巴掌的拍着,随后郝蕾,也跟着鼓起了掌,再来是张雨奇,小燕子,佟大卫,陈可欣,张翼···
面对这么多前辈的赞许目光,洛满开口说道,“这部电影的意义已经超过了电影本身,希望各位前辈精诚合作,我们能拿出一部作品,为失孤群体发声。”
陈可欣点点头,开口道,“我和张翼已经商量过,片名《亲爱的小孩》正式更名为《亲爱的》,希望未来几个月的时间能和大家好好相处,一起为这个特殊的人群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