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蜻蜓点**(4000) (第2/2页)
吴良觉得可能是类似于“泰山石敢当”之类的东西。
据他所知,民间许多古建筑都有“泰山石敢当”的影子,甚至后世一些农村修建房屋也会在丁字路口或是一些重要的墙壁中布下一尊“泰山石敢当”,为的就是“保平安,驱妖邪”。
这种习俗由来已久,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书的《急就章》。
而在后世天朝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泰山石敢当”习俗亦是榜上有名。
“是,但也不完全是。”
孙业先是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说道,“这‘心作怪法’的根源不是立不立‘石娘娘’,而是如何立?立的对了自然可以驱邪避凶,但若是立的不对,便成了‘心作怪法’。”
说完,孙业又对身下的杨万里道:“劳烦带我上前查看,我这便为阁下指出‘石娘娘’所埋的位置,到时挖出来一看便知。”
如此来到岩壁之下。
孙业略微看了片刻,很快便指出了一处位置。
典韦立刻上前挥动工兵铲开始挖掘,如此只挖到不足半尺的地下,便挖出了一个有点像后世的观音菩萨泥像的石刻塑像。
这应该就是“石娘娘”了。
不过比较奇怪的是,这“石娘娘”并非正常摆放,而是倒立着埋在地下,这自是很不符合常理。
“再挖下去,下面应该还有一块竹片。”
孙业却是见怪不怪,接着又道。
典韦依言照办,果然又从下面挖出来一块竹片,竹片虽然埋在地下历经数百年,表面已经有些腐朽,但上面那刻出来又用黑色颜料涂抹过的鬼画符一般的痕迹依旧清晰可见。
吴良自是看不懂这“鬼画符”的意思,只是觉得与后世的道符有些类似。
“将这竹片焚毁,再将这‘石娘娘’正过来重新埋下去,此处的‘心作怪法’便破除了。”
孙业也没有对这玩意儿做出更多的解释,只是点了点头,对吴良说道,“接下来每经过一个急弯,阁下只需如法炮制,诸位自然不再受那‘心作怪法’影响。”
“照办吧。”
吴良冲典韦点头示意,心中对这“心作怪法”还是有些好奇,想要了解更多的内容。
不过再想想这玩意儿是《公输经》中的秘传,且不说问了对自己好不好,如此直接问出来恐怕也不太礼貌,因此倒也没有急于这一时。
反正他已经决定将孙业招入瓬人军,以后有的是机会慢慢了解。
当然。
前提是孙业首先得能熬过此劫。
……
依照孙业的指导施为之后。
吴良等人再往地宫深处探索,果然没有再疑神疑鬼,每个人心中的压力都随之小了不少。
如此一共过了九个急弯。
众人又见到了更多的战争器械与农用工具。
其中绝大部分吴良都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有些东西哪怕二十一世纪也还有机会见到,诸如石磨、墨斗、锯子……之类。
吴良还看到了一把竹伞,这竹伞虽然还没有向后世那样制成半自动开合的形式,但已经可以做到手动开合,不用的时候可以节约空间。
很显然,地宫中存放的并不全是失传的东西,也不全是战争器械,倒更像是一座鲁班毕生的个人发明展览馆。
过了第九道弯,地宫的空间立刻变得更加宽阔。
这次众人看到了一大片相同制式的方形木盒,这些方形木盒高约半米,长宽大约一米,全部涂成了黑色,很有规律的摆放在地上,相互之间距离相同。
如此一大片呈现在眼前,这画面看起来颇有些壮观。
而在这些方形木盒的中间,则摆放了一个形状与体积都与后世码头那些集装箱类似的大箱子。
这大箱子保存的相当完好,通体呈现黄澄澄的金属色泽。
经验告诉吴良,这并不是黄金,而是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常见的一种黄铜合金,乍一看过去比黄金还要富贵。
除此之外。
这个大箱子上还能看到许多接缝,这些接缝并未融在一起,如此将这个大箱子分成了许多个并不完全相同的小块,使得其看起来像是有许多个部分组装起来的一般。
“这玩意儿会不会就是鲁班发明的‘机封’?”
鲁班发明的“机封”虽然因为丧葬习俗的缘故,并没有被人们接受,但这应该并不妨碍鲁班自己使用。
往往发明家创造出来的东西,第一个试用者都是自己。
只不过有的发明家一不小心就成了爱迪生,有的发明家则一不小心就成了大名鼎鼎的“刑部尚书”。
而之所以会如此推测,则是因为吴良用随侯珠照了一圈。
发现此处似乎已经没有了其他的出路,似乎终于到了地宫的尽头,所以鲁班的尸首也该有一个去处了。
就在这时。
“这……竟然全都是法葬?”
于吉忽然目露惊疑之色,颇为夸张的说道。
“法藏?”
众人疑惑的看向于吉。
“所谓法葬,说白了就是竖葬,即将棺木竖直下葬,而非正常的下葬方式。”
于吉向那些排列整齐的方形木盒略微走近了一些,却又不肯离得太近,大老远便停了下来,伸着脖子一边观摩一边说道,“这种下葬方式只有在一种叫做‘蜻蜓点**’风水宝穴中才会使用,‘蜻蜓点**’长三丈四,只有四尺可用,宽一丈三,只有三尺可用,所以棺木若想葬入这宝穴之内,便只能进行法葬。”
“不过我看此处的风水格局平平无奇,并无半点‘蜻蜓点**’的走势,况且就算真是‘蜻蜓点**’,也断然不能葬下这么多棺材……”
听到这里,吴良终于反应过来:
原来那些方形木盒,竟都是竖葬在此,只露出了一小截的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