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一百零七章 职校挂牌

第一百零七章 职校挂牌 (第2/2页)

而被东华技校聘用的,普通职工800元起,任课教师1500元起,有的教师加上参编教材的稿费、委培员工的课时费,拿到了四五千,一个月顶一年,你服不服

-------------------------------------

1996年3月20日,农历正月的最后一天。

惊蛰已过、正值春分,蓝市东华技工学校已经开学一周的时间。

今天的学校窗明几净、道路整洁,一排排垂柳似乎都泛起了绿色。学校办公楼前,停了几排小轿车。

在会客室里,市教育领导亲手送达了《关于对蓝市东华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的批复》,同意技校在本市职中、高中进行自主招生,支持技校在市外招生,要求技校制定招生方案,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增加招生过程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主管部门和社会的监督。

快中午的时候,分管教育的副市长高晓华在温晓宇等区领导的陪同下,到校门口参加挂牌仪式。

领导们发表完热情洋溢的贺词后,从附近一所小学借来的军乐队奏响了进行曲,然后高晓华与温晓宇共同为技校揭牌。

红绸子取下来的时候,陈立东收到了系统的提示:恭喜宿主完成了支线任务,奖励:工业图书馆1座。

没工夫去看这个工业图书馆是个啥东西,反正系统出品必属精品,等有功夫再具现,现在的任务是陪餐。

高晓华是位女市长,但这个时代的女领导都比较霸气。

吃饭的时候,高晓华问陈立东:“陈总,你对咱们市的职业教育可是做了大贡献,不知道下步有啥计划没有啊”

陈立东已经被灌了两杯酒,带着酒劲说道:“市长,咱们蓝市经济发达,职业教育的市场很大。实际上,我们的职业教育也很发达。

去年我安排人调查过,市里和各县区的职中、职高、职教中心就有六七十家。

但是,咱们这些学校的办学方向有问题。

一方面,许多学校只盯着招收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这些学生职业未定,往往会所学非所用,来职校就是混日子。

而且,高校扩招在即,将会大大压缩我们职校的招生空间。

另一个问题就是学用脱节,企业要的人才,职校教不出来。

许多老资格的职校忽视甚至漠视企业需求,我教我的,你爱用不用,呵呵。”

说道这儿的时候,温晓宇脸上露出些许笑意,心说这小子这是要给人上眼药啊。

果然,就听陈立东接着说道:“现在有的职校还存在山头主义,他们身后有东家啊,教出一堆废物也能找到工作。

别人教的学生再牛逼也不好使。可现在是市场经济,这样搞下去,早晚会被淘汰。

我认为,职校还是要聚焦主责主业,为全市各行业发展培养专技人才。

我跟许多企业接触过,即使在大型国企,技术岗位和特岗工人,有多一半没证。

电工没电工证,天车工没天车证,安全员没有安全证,这批人没有三十万也有二十万,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也是我们职校耕耘的空间。

另外,企业用人也有问题。想当年老一辈办夜校扫盲,大伙争着抢着学文化、学知识,那是啥劲头

现在可好,在好多企业,不重视员工的技能培训,没有建立很好的激励机制。

这就导致员工没心思学知识、学技术,把自己视为生产线上的工具。

他们只会按程序操作,遇到紧急情况不知道怎么处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这叫无脑操作。

特别是一些专业岗位的员工,不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我认为这样的企业行为就是犯罪。

整天混日子、不思进取的员工,就算本科毕业、硕士学历,那也不行,早晚会被淘汰。

所以,我认为办好职校,必须深入研究我市的产业需求,优化专业结构、专业设置。

还要与企业、行业紧密结合,推行订单培训,加强联合办学,真正为企业、为社会培养适用的人才,实现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紧密衔接。”

高晓华一边听一边琢磨,这小子真是蓝师毕业

这大道理一说一套,听着还真是那么回事儿。

等陈立东把唾沫星子喷完,高晓华带头鼓起了掌。然后说道:

“陈总,市里还有几所职校你能接手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