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82.着什么急 (第2/2页)
工厂工人是困难,可再困难,他也不能同意高崎把自己的家业搭进去。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把山都推平了,上哪儿弄柴禾去?就是为救他亲儿子也不行。
儿子在工厂里干不好,还能退回来跟着高崎干。把高崎这里给整完了,退路也就没有了。
可这的确是个商机。
在他看来,高崎如果能把这个海鲜市场办起来,将来的发展前途,不见得比搞这个聚香坊差。
怕大家说他有私心,他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
“我年纪大了,跟不上你们年轻人的思路,这事儿你们决定。”他说,“同时搞俩买卖,这人手就紧张了,小高将来一定很忙。我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保证将来聚香坊这边,不用小高操心。”
他这句话也是说给大家听。大家都努一把力,尽量给高崎创造条件,让他有更多的精力,去把海鲜那边的事办好。
孙立海这样说了,明摆着是不反对高崎弄海鲜市场,蒋师傅也就不说什么了。
她也承认,没有高崎独到的眼光,把她从厂里哄出来跟着他干,她现在的日子,恐怕早就不可想象了。
自己家现在的一切,不都是人家高崎给的?既然高崎想干,她就得像孙立海说的那样,把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好,别给高崎添麻烦。
胡丽丽最后说话,她非常赞成高崎这个主意,这绝对是个好买卖。
至于陶洁和蒋师傅担心的资金不足,胡丽丽不这么看。
“只要前期能够启动起来,生意好,就不愁下一步的事情。”她说,“富贵险中求,做生意抓的就是商机,只要把握住一个好的商机,一夜暴富不算奇迹。
这绝对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咱们老板平时看着木木讷讷的,想个主意就是高招!”
她还不忘评价高崎一句,也不知道是夸他还是讥讽他。
她这句话倒把孙立海给说笑了。
胡丽丽说的一点没错,高崎看着憨憨的,有点木讷,可这眼光绝对独到。从聚香坊到海鲜市场,不仅眼光独到,也敢想敢干。
这孩子有前途。
胡丽丽最后就表态说:“孙大爷刚才说了,不给老板添麻烦。我就代表聚香坊表态,我们不仅不给老板添麻烦,还要努力经营好聚香坊,用最好的盈利,来支持老板的海鲜市场!”
这话说的,杠杠的。可第一个给高崎添麻烦的,却正是胡丽丽。
既然大家意见达成了一致,高崎就放下聚香坊不管,让胡丽丽和陶洁、孙立海去商量着干,他则要设法尽快把那两千块银元卖掉,最好是年前就把这事儿给处理完。
孙继超唯恐高崎变卦,那边已经开始动手干上了。而且,给他拿来了总厂盖章的协议。
模具分厂把自己的厂长给搞下来,还把过去的分厂干部都轰走,一时都成了整个唐城量具的新闻了。
这事把总厂领导搞得很被动,同时也让总厂领导们感觉到,模具分厂这帮人不好惹。
人总有欺软怕硬的本能,不好惹总厂也不愿意惹。
处理这样的事情,总厂还是有经验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事件尽快平息下来,造成的影响越小越好。
要不然,事情闹大了,其他效益不好的分厂纷纷效仿,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你们愿意自己选厂长?好,答应你们。不过总厂不承认,更不鼓励这种方法,厂长还是总厂任命,承包合同还是要签。
你孙继超愿意瞎折腾你就折腾吧,只要你别卖了工厂的资产,爱咋折腾你就咋折腾。
只要不像过去一样,折腾到省城甚至京城去,造成不好的影响,也影响大家的前途,总厂一概不干预。
你以为你本事大,就好像我们都不如你似的。真有改变现状的好办法,我们能不干吗?有你哭的那一天!
吃不上饭活该,那是你们自己找的,自己折腾的,正好给总厂一个不管你们的理由。
基于总厂领导们这个求太平、看热闹的想法,协议这事办的异常顺利。租给别人又不是卖给别人,只要厂房和设备都在,你爱租给谁就租给谁。
有了这个协议,分厂的工人们觉得更保险了,立马就鼓足了干劲。锻压工房外面的那一溜更衣室,百十号人一天就给拆干净了。
孙继超就拿着协议来找高崎了。
你要的条件我都给你满足了,更衣室也拆了,地面清理出来了,工人们正在给工房开门呢。
另外,制冷设备公司,孙继超也派人联系好了,人家主动过来给帮着建冷库,保证年前开工。
还有,那个临时养海鲜的大池子,我们也开挖了……
高崎听着就有点傻。
这离过年还不到一个月,你们着什么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