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林红秋的六十年代日常 > 于家

于家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林红秋的六十年代日常!

晚上,洗漱完,林红秋早早的钻进了被窝。吃完饭,她的被褥就被红英铺到了炕头。

被窝里捂得特别热乎,人一进被窝,整个身子都舒展了,从里到外透着暖意,热炕头这么一躺可真舒服。

红月在炕梢,早睡着了。

红英等家里人都睡了,才上了炕,她一天忙忙叨叨的比上班还累。

林红秋看着她脱了衣服钻到被窝里,还不忘给红月掖掖被子,这姑娘是真能干,也不知道以后便宜了哪家臭男人。

躺着睡不着,林红秋就跟红英东拉西扯的唠嗑。

主要是她想了解了解,他们胡同这一片的人和事儿,以前在这边住过,那会儿小都不记事,以后她也会经常住在这边,不能啥都不知道。

说着说着,就说到了于家,她还不知道于家是有大来历的,在这北城甚至整个平城,都是很有名望的家族,是那种传承几百年的世家。

而于家现在就住他们大杂院这条胡同里,最后面的那个大院子:六号院。

她们二胡同一共是六座大院子,而城北像这样的胡同有十来个,最早这一带是平城富裕人家住的城区,但是长期战乱这一带死了不少人,也跑了不少人。(平城是北方的战略要地,兵家必争之地,它经历过很多次大规模的战役。)

打仗肯定少不了屋毁人亡,这屋子毁了可以重建,人没了平城就成了一座空城。

新国成立之后,这一带就住进来大量的从四面八方涌进来的平民百姓。人多了自然住的地方就紧张,政府将这一代无主的宅子就给分了。

生息繁衍十几年过去,就有了如今的大杂院,并且这样几十上百口子,同一屋檐下生活的情况,还会持续上二三十年之久。

所以平城尤其是北城住的大多数都是外乡人,本地人不多。

而于家不一样。

他们家往上数六七代都是平城人,是坐地户,据说于家古时曾经出过二品大官……

二胡同六号原属于家,如今还是于家,是胡同里唯一一家只有自家人住的大院子。

最早的时候,北城有半个城都是于家的,现在住在二胡同里的于家人,其实只是于家嫡系后代的一个小分支。

而大部分于家人早已分散到全国各地方去了。

林红秋了解的这些都红英跟她说的,这些并不是什么秘密。平城老一辈人都知道。于家是平城最大的红色资本家,家产早都捐了,就留了这么一座院子。

现如今,六号院里住着于家老少四辈儿三十多口子。

说起于家,还是林红秋主动提起的,跟她同学的于少林。

“于少林就是这个于家的孙子,不过他母亲去世了,父亲也不在平城。”红英小时候就知道这些,于少林跟她是同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一个班的。

林红秋,“那他们家的关系够复杂的。”那么多人住在一起,少不了磕磕碰碰的。

“还行,于家是于爷爷当家,于奶奶不太管事儿,主要是她身体不好很少露面,而且咱们钢厂的厂长,就是于家于大伯。”她还记得上学的时候老师讲过的于家光辉历史呢。钢厂那块地,原来就是于家的,后来给捐了建的钢厂。

林红秋,她是什么都不知道,于家原来这么厉害。她想多了解一些,两年半以后她毕业分配,说不定会分到哪个厂子。

现在多了解一些有好处。

躺在热炕头跟红英嘀咕了半宿,以至于第二天姐俩都起来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