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重生之科技新贵 > 第1047章 婉拒采访要求和由此想到的事情

第1047章 婉拒采访要求和由此想到的事情 (第2/2页)

这在生物医学领域属于最前沿的课题,如果针对这类生物技术研究,能够掀开生物医学发展新的里程碑。

可惜这类研究难度非常高,原因很简单,细胞本身就是由基因表达的结果,如何绕开基因,实现细胞层面功能性转变?

这里面牵扯到先进的细胞学理论和基因理论,甚至往大了说,是建立在深厚生物学基础上的研究,以目前人类的生物学知识储备,还无法对此类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对叶子书来说,研究针对某种病毒的替代免疫药物,其实非常简单,这次他打算研究针对所有对人体具有危害病毒的光谱替代免疫药物。

这才是最难的方向,里面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首先任何确定哪些病毒对人体无害,哪些病毒对人体有害。

针对这个问题,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就是确定人体目前对哪些病毒或哪类病毒不会产生严重后果,利用反向排除法做出筛选。

然后将这些病毒的特征记录下来,通过药物识别这些特征,凡是和这些特征不匹配的病毒,都可以认为是对人体有危害的病毒,可以列入剿灭清单里面。

第二种就比较麻烦,但是比较可靠和准确,那就是提前对人体症状进行监测,发现人体处于不正常状态。

这一步并不算很难,难的是知道人体处于不正常状态,如何判断不正常状态的诱因是病毒,还是其他因素。

之所以要搞清楚这一点,是有利于诱导最适合的细胞来针对这类病毒,也有利于该药物在人体特定部位诱导体细胞变成免疫细胞。

如果搞不定这两点,那就只能搞地毯式轰炸,显然对人体的负担比较重,相比之下,精准射击才是损耗最小的方式。

对别人而言这个问题无解,但是对他而言,并没那么难,他采用的技术被称作基于基因的延伸表达特征识别技术。

说人话,就是每种生物都是以基因作为基础,通过蛋白质等表达基因要表达的信息,从而形成一个统一而完整的生物,不至于出现彼此相悖的现象。

既然整个生物都是基于基因的,那么通过基因是不是就可以知道基因说要表达的所有特征,然后拿着这些特征作对照,不在该范围内的表达,肯定有问题。

当然,人体里面不只是基因要表达的蛋白质等组成的细胞,也有大量的有益细菌,人体是一个巨大的生态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原始丛林。

所以光有这种技术还不行,还要避免误伤队友,虽然队友不是自己,但是队友死光了,对人体来说,也会产生巨大的危害。

而叶子书对人体细菌等微生物种群的研究,可是非常深刻,减肥药、益生菌等等,都需要对该类问题有充分研究。

现代生物制药,指望依靠一两种成分就搞定一种疾病基本上不可能,任何疾病的诞生,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

想要在搞定疾病本身的情况下,还要避免伤及无辜,产生较大的后续影响,所以他拿出来的药品,成分往往非常复杂,各个成分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像前面研发的抗衰老药,成分高达150种,每种成分之间都存在彼此相生相克,每种成分的比例也有精准要求,不能失衡,不然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像中医药中有以毒攻毒的说法,实际上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不是简单地以毒攻毒,那样就真的要完蛋了,需要在里面添加了很多消除次生影响的药物。

这就体现了中医观念的先进性,中医永远不会把一种病孤立看待,如果真这么做,最后会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

为什么西医不这么干呢,是西医的人不知道这点吗,肯定不是,而是这么研究,难度太大了,而西医本身就是工业化的产物,或者说是资本化的产物。

他们对于利益的追求非常迫切,只要证明一款药针对某种疾病有效,且副作用不死人,这款药就合格了,达到上市要求。

最多就是将明显的副作用进行说明,让医生知道使用这款药会带来什么后果,其实相当于免责声明而已。

而且这种研究方法更加简单,在研究的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因素考量,难度呈现指数级提升,而且也不符合现代科学研究方法论。

现代科学研究讲究一切可度量,一切可数据化,为了实现这个目的,成分越单一就越好,每多增加一种成分,实验工作量和成本,就要指数级增加。

所以中医想要数据化,难度极高,不说不能使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而是承担不起研究的成本,投入和产出严重不对等。

这从太极集团的药品研究变迁就可以看得出来,在普通超级计算机阶段,他们研究的药品也是以单成分或有限几种成分药品为主。

而且针对的病症都是简单的病症,对次生影响的处理不太好,原因就是这时候的超级计算机的算力不足。

这还是在他提供了医药研发系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这套系统,情况显得更加举步维艰,这也是医药研发成本高昂的原因。

自从换成了超级量子计算机,情况又发生了改变,现在他们研究的药品,全部都是复合药品,相比之下,这类药品就要高级很多。

因为有强大的算力支持,他们可以考虑更多的次生影响,添加更多的有效成分,分析成分之间的彼此影响等,成本就要低得多。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古代中医,理论性建树都是上古传下来的,后人基本上是研究药方为主,因为当时条件有限,一生能够研究出几个药方,就已经是极限了。

至于为什么上古时期就能奠定中医理论,他也不知道,可能当时诞生了一位神人,智力超群,又拥有超强的敏锐性,总结能力也很强。

在人类历史长河当中,不排除这种天才人物,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进行开创性研究,只是这种人物,诞生的概率太低了。

而他写的《系统性医学》也是遵循这种思路,不过非常抽象,绝大部分人看了觉得空洞无物,到现在都没有流行开来。

反而是他写的那些具体研究成果,成了国内所有医学院的教材,对这种现象,他也没有感到失落,说明这本书还没有遇到对的人。

至于为什么要写得这么抽象,原因就是只有越抽象字数才会越少,越抽象才能越具有概括性,它不是具体的医学桉例,而是希望能够达到统领性作用。

所以想要从这本书里面找到具体的研究成果,那就不要想了,但是仔细研读,读透读明白了,是有助于从事具体生物医学研究工作。

叶子书将研发新药的工作列入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准备在过年前将技术资料整理好,太极集团能够尽早开展实验研究。

不过现在研究时间有点来不及,哪怕是太极集团,想要从研发到临床试验结束,过程一切顺利,也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而且寻找临床试验对象也比较困难,常见病毒性疾病患者还好找一些,有些罕见病毒患者寻找就非常难了。

总之,研发新药肯定赶不上需求,为了能够及时应对,他还需要拿出临时处置方法,减少恐慌,让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而他拿出来的措施,是很少使用的针灸方法,实际上在他撰写的医学书籍里面,就有一本专门讲解针灸的内容。

不过那本书里面并没有讲解针灸如何应对病毒性疾病,只要运用在镇痛、化瘀、活血、急救等领域,内容其实非常丰富。

只是想要依靠一本书来应对所有情况是不可能的,当时他也没有往治疗病毒方面想,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针灸治疗病毒性疾病,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利用针灸穴位的刺激,暂时提升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减轻和消灭病毒的目的。

既然赶上趟了,他打算撰写再写一本针灸类的书籍,将之前那本讲解针灸的书籍没有涉及的内容给添加上。

针灸是人类最廉价、最方便的治疗手段,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针灸显得尤为重要,所以研究针灸是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天问医学院里面,根本就没有西医和中医之分,一切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医学都是具有价值的,区分反而落入了下乘,思想反而处于紧固状态,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

在天问医学院的带领下,国内倒是没有像前世那样,出现西医看不起中医或诋毁中医的情况,在太极医疗集团所有医疗机构里面,都有中医门诊。

相比西医而言,中医的应对方法更加灵活,对外部的依赖相对较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医往往能够发挥出无可替代的作用。

只是中医对从业者的要求非常高,无法流水线生产,西医属于工业化产物,容易流水线培养,这里面没有优劣之分。

西医模式有利于实现医疗普及化,对提升整体医疗水平有很大帮助,中医对未知病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优势,能够拉升医疗水平上限。

目前太极医疗集团旗下的中医门诊,除了邀请全国知名中医专家之外,主力其实还是通用机器人来坐诊。

原因还是真正的中医顶尖人才太少了,实习生无法独立坐诊,只能让通用机器人顶上去,顺带也带学生,避免其他中医藏一手。

至于通用机器人有没有这个能力,完全不用担心,叶子书在帮太极集团研发医疗系统的时候,已经考虑到这个问题。

其他中医大部分只是针对某一类疾病研究比较深入,而通用机器人中医,涉及的范围更广,更加全面,真实实力,其实比其他中医要强。

之所以还要招其他中医,目的还是为了传承,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学会了,不算传承,传承的最终目的必然是人。

想明白这些,叶子书又将写针灸书籍的工作列入即将开展的工作计划当中,希望能够在元宵节之前写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