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 第42章 绣衣卫衙门的悲哀

第42章 绣衣卫衙门的悲哀 (第2/2页)

东面的一群哨岗差点没有当即抗议,说老子不干了。

他们即便是没感受过,也都听过制造肥皂时会发出多么骚臭的味道。

听说整个皇城都弥漫着猪骚臭味,连皇帝陛下都受不了了,勒令裕王府立刻把肥皂工坊搬出皇城。

这群绣衣卫衙门的人当时还在说笑,不知道裕王府把肥皂工坊搬到哪儿去,反正搬到哪儿,哪儿的人就倒霉了。

只是不知道谁才是这个倒霉蛋。

结果现在好了。

他们就是最大的倒霉蛋。

裕王府肥皂工坊和绣衣卫衙门距离只有五米。

整个儿近乎于紧挨着!

天老爷啊!

这还要不要人活啦?

特别是有哨岗任务的绣衣卫们,一副“我想死”的面孔,谁看了都有点于心不忍。

最后还是高敬告诉了大家,最臭的熬制猪油的工序已经移到了城外,味道不会太大,这才让这群人稍微安心了一点。

不过绣衣卫们对裕王府可也没有什么好感。

摆明了这就是在占便宜的,想要免费用我们的威慑力,我呸!

遭受这种无可奈何的屈辱,还没办法去报复,让绣衣卫们心中委实是憋屈不已。

高敬倒不是忘记给他们说肥皂的好处了,而是五千块肥皂在他眼里,并不是多重要的事儿。

况且柳铭淇那个阴险小家伙的东西可不好拿,如果拿到了手上,会不会被人说什么,那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如果被人诬告一个绣衣卫有所图谋,那才是得不偿失。

……

有人愁来自然有人欢喜。

京城外的一群农户们,此刻就很高兴。

准确来说,京城的区域应该是外城的城墙里面,包括了外城、内城、皇城区域。

可实际上,经过了这么一百年的重新发展,京城的城墙外面半径三十里的一个圆圈范围内,也实际上是京城的一部分。

帝京府的官员衙役们负责这里的治安、负责这里的税赋征收、负责这里的劳役委派等等。

因此面对外乡人的时候,这些民众仍旧可以骄傲的说,我就是天子脚下之人,和你们这些乡巴佬不一样。

帝京府是全国的中心,每天都有大量的人来来往往,这种流动性就造成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连带着各种行当也热闹了起来。

不说这些流动性,单说城外的民众要供给城里上百万人的吃喝拉撒,就是让他们能生活下去

的基础,也是造成城外繁荣的最重要因素。

京城里面还是有不少人吃猪肉的,城外的民众们吃猪肉的更多。

猪肉做的各种吃食,在民间已经很普及了,味道虽然不好,但穷苦人家哪里顾得了那么多,有肉吃还不满足,会遭到天谴的!

之前裕王府采购的肥猪板油,其实就是来自于城外养猪的各家各户。

由统一的商贩收购了之后,再打包卖给裕王府,这样省得裕王府挨家挨户的去收,耗费人力物力。

现在更好。

裕王府虽然不买肥猪板油了,但他们却直接把加工肥猪板油的工序发放了下来。

如果是那些住户们自己熬制肥猪板油,把成品交给收购的商贩,那么可以挣到的钱比单纯的买原料要多一倍。

只是一个熬制过程而已,裕王府还教了他们怎么更好的提炼最纯的猪油,在操作上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一口铁锅,有一个灶就能干。

裕王府还说了,从今以后,有多少猪油就收多少,不限量,不拖欠,全都现钱结算,信誉保证。

遇到这样的好事儿,你说他们高兴不高兴?

至于说熬制猪油过程中有骚臭味,但城外的小老百姓,哪里会在意这些?

只要能挣钱,就算是米田共,那也可以去捞的。

于是,一时间城外处处都飘起了骚臭的味道。

却因为城外没有密密麻麻的高楼和城墙围着,空气流通很好,这种味道不会停留很长时间,倒是没有引发旁人的不满。

相反的,那些没有养猪的人都琢磨着,自己是不是也去买几头小猪仔来养着,等着长大了就杀掉,吃猪肉卖猪油,小日子岂不是过得美滋滋的?

……

注:根据记载,北宋年间,每天一大早就有农民赶着成千上万头肥猪入汴梁城宰杀,供小老百姓食用。

故而设定大康朝帝京府周围饲养猪的人家很多,可大量提供猪油,也应是情理之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