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 序

序 (第2/2页)

这种时候,总会出现老于世故的人,会告诉他们现实有多残酷,劝他们“现实点”,试图阻止他们的去路。对于这些论调,的确很难去反驳。因为,终究,年轻人会接受所谓现实的洗礼,放下曾经高举头顶的理想,埋头活在现实中。

还有的人即使陷入了困境,还是会努力追求幸福,不停地告诉自己“人生如愿”。有一天他们会现人靠一个人是活不下去的,便会走进人际关系之中。现人际关系就是所有烦恼之根源,活着自然是不易的。这很正常。

有一天,一个年轻人来找我咨询。他说他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外出,为了避开和他人接触,他一直都躲在家里足不出户。

“我现没人能替我过我的人生。所以,想问问您我今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

以前的人生,并不能决定现在以及今后的人生。看得出,这位年轻人终于决定把“今后该怎么活下去”视为自己的问题来认真面对,之后我和他交谈过几次。该怎么活下去这类问题不像是自动贩卖机按键就能弹出饮料那么简单地获得答案,但是,如果你打算真挚而认真地过活,那么这个问题是绝对绕不开而必须面对的。

本书中,我将从目的论的观点出,扒开“活得累”这一状态的外表去查看它的真正实体。接着,和大家一同研究究竟该怎么做才能逃脱这种困境。我的研究和考察是基于奥地利精神科医生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d Adlr ,1870—1937)创立的个人心理学(Indvdualpsycholog,ndvdual psychology)而进行的,它在日本是以创始人阿德勒的名字来命名的,叫“阿德勒心理学”。阿德勒曾经是弗洛伊德维也纳精神分析协会的核心会员,只是到后来,学术上与弗洛伊德出现了分歧和对立,尤其是目的论的观点上,他认为“过去的人生不决定现在以及将来的人生”“人不能以意识和无意识来区分”(ndvdual原义是“不可分割”),于是就和弗洛伊德分道扬镳,自成一门体系。

阿德勒心理学是对常识的反命题,它对于现有的价值观、无意识所主张的文化自明性也是持批判立场的,很多人对这个主张表示不可理解,也反对实践它,但是我希望本书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契机,帮助大家摆脱当下的艰难困境,得到幸福的人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