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巧设埋伏 频派使臣(5) (第2/2页)
囊瓦不解地问道:“大王何出此言?”
昭王满怀自信地答道:“若吴欲犯我,何以会寄此信?吴欲来犯我国,又苦于力弱,方叫伍子胥来信威胁,虚张声势。”
囊瓦闻听,昭王言之有理,遂拜伏道:“大王判断英明,臣佩服得五体投地!”
囊瓦知伍子胥非等闲之辈,不可轻看,便对昭王说:“伍子胥对费无极之恨未除,方寄此信。不如借机掘费无极之坟,将其级送与伍子胥,以消他心头之恨。如此一来,可免战事,乃上策也。”
昭王也希望暂避战争,说道:“令尹言之有理,费无极万人憎恨,掘其坟墓,送其级,亦不足惜。”
楚将快要腐烂之费无极级送给伍子胥,伍子胥挥剑乱砍一阵,大放悲声,哭难报父兄及全家之仇,问孙子何时伐楚。
孙子慎重地回答说:“现在伐楚,理应对我有利,但有后顾之忧,不可不除。”
伍子胥问:“何为后顾之忧?”
孙子答曰:“越王允常,领土欲望十分强烈,其文官有文种、范蠡之智者,武官有胥抒、郭如臬等猛将,且有数十万军队,伺机图吴久矣。螳螂捕蝉,需防黄雀在后,否则,彼必乘虚而入,我腹背受敌,亡无几矣!”
伍子胥闻言,不禁脊背透凉,急忙问道:“如何防范越国乘虚而入呢?”
孙子胸有成竹地答道:“派使者探其心理,托言我欲伐楚,请其贷我军粮兵卒。若其应我之求,必无犯我之意,届时方可安心伐楚。”
“倘越拒我之求,又该如何呢?”伍子胥心急如火地问。
孙子坚定地答道:“越拒我求,必将攻吴,故伐楚前必先亡越!”
泛恺来到越国,向越王允常恳求道:“吴与越乃兄弟睦邻,因楚频频侵犯我国,故欲伐之。大王知吴势单力薄,以一国之力伐楚,十分困难,故特向贵国请援,望大王念及兄弟情谊,助吴军粮与兵卒。”
此系国之大事,越王不敢专决,召集宰相范蠡、贤士文种、武臣胥抒及郭如臬等权臣商议。武臣胥抒说:“依臣之见,万不可借,吴国伐楚,为何要牺牲我越国士卒之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