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蒋家女人 > 青涩华年

青涩华年 (第2/2页)

1908年夏天,十一岁的宋美龄跟随二姐宋庆龄来到美国学习。因为年纪偏小,只能在新泽西州的萨木特、佐治亚州德莫雷斯特等地的一般学校上学。据这时期的校友回忆:“同学中还有一个讨人喜爱的小姑娘,她名叫美龄,恰好和我们同龄。她生气勃勃,欢蹦乱跳,有些调皮。”对早期的留学生涯,宋美龄在写给友人的信中也对过往有所追忆:“在(德莫雷斯特)的皮德蒙特(学校)我读八年级,我在皮德特住了九个月,过得非常愉快。”正是这个天真活泼的姑娘,成为日后成熟冷峻的第一夫人。

1912年,宋美龄成为卫斯理学院的正式学生。由于两个姐姐都已经回国,没有人再照料她,她只好转学到离哥哥宋子文就读的哈佛大学较近的威尔斯利学院学习。宋美龄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大学时光,直到1917年回国。

她在威尔斯利学院的老师对她给予了中肯的评价:“在我的印象里,美龄是一个颇有风趣和内涵力量的人,不像宣传所描绘的那样多愁善感。然而,她对权威总是具有自内心的恭顺。饶有兴味的是她那独立思考的性格——对一切都有一套了不起的见解。她总是提问思想的本质性问题。我不像别人那样认为她有多大的才智和魅力。美龄像两个姐姐一样,也很受人们夸赞。这倒不是由于她长得漂亮,而是因为她为人热情、真诚,常常显示出一种内在的力量。”

这一次的远行,促进了宋美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她的面前,展现的是一个不同于满清政府的新世界,在宋美龄看来,一切都是那么鲜活美丽,她贪婪地汲取着西方营养。倘若她遇到的不是开明的父母,不会花费巨资送女儿漂洋过海,那么,她是否和一切凡俗的千金小姐一样,在意的是冰肌玉骨,追求的是风花雪月。仔细沉思,她永远不会是那样的庸俗女子,也许会上演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生,但一定是我们意料不到的结局。

在美国学习期间,宋美龄曾与刘纪文订婚。刘纪文在东京求学,赴美探望好友宋子文时与宋美龄相遇。刘纪文幽默的谈吐、英俊的外表,深深打动了美龄的芳心,而且美龄从二姐宋庆龄的婚事中意识到,她的婚姻也可能不由自主。这对于从小受到西方教育,追求自由民主的宋美龄来说显然是不能接受的,于是她开始大胆地寻求属于自己的爱情。

与刘纪文相恋,除了使宋美龄感受到爱情的甜蜜之外,也使她陷入困惑之中。每个女人心中都有一个江湖,江湖中都有一位行侠仗义的侠客,她期待的是自金戈铁马中走来的英雄,温文尔雅的刘纪文显然与她的期待相去甚远。究竟这是不是爱情?

1917年,十九岁的宋美龄结束在美国的学习,回到中国。十余年的留学生涯,宋美龄远离了母语,为了更好地掌握中文,她聘请了一位文学造诣很高的先生来教他学习。受这位先生的影响,她也渐渐爱上了古文。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学习,她在中文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从西方归来的宋美龄,一派洋作风。经常是身着洋装,或是一身裁剪得体的骑装,充份展示她美好的身材曲线。她在上海上流社会的社交圈内引起轰动,许多商贾巨子、世家子弟向她起了爱情攻势,然而,宋美龄都以自己还不准备结婚为由拒绝了。

真的是没有做好结婚的打算吗?显然不是。宋美龄的两位姐夫孔祥熙与孙中山皆非凡夫俗子,受两位姐姐的影响,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公子、少爷还入不了她的法眼。她认为,自己应当找一位能够比肩仗剑,携手天涯的丈夫,已订婚的刘纪文也不是她执手一生的良人。

红尘离落,她一直在等待自己命中的归宿。可以坐看一树一树的花开,把无情的岁月酿成芬芳的酒,饮尽这天地苍穹。蒋介石这颗政坛新星的出现,照亮了宋美龄等待的天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