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忠诚现象在人性底片上的阴影是什么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透视人性弱点22招!
行善者叩击着门环,仁爱者却现门已开启。--泰戈尔恶习是会传染的。
--塞涅卡
生活中确实存在这种现象,当一个人现被他人疏远而产生不安时,往往就会模仿他人的行为,以解除不安。
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人有时为何要自嘲自暴。当然,凡事也不能一概而论,还是应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不致看见骆驼说马驼背。除非一些人有其他特殊情况,就一般情形而言,人性弱点应该是可以了解和体察的。
比如模仿土司的言行是社会里很普遍的现象。模仿者并不一定从心底尊敬上司,也不一定想要成为他那种人。这种模仿行为不过是针对自己反射行为,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被其所处的环境,或是被个人或团体疏远,而感到不安时,会以对方的想法、言行为对象,进行模仿以解除不安。对他而言,其模仿的想法和言行绝对没有错,只要设法使自己的想法和言行产生不会被疏远的效果就可以了。这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忠诚”,并不是指某人忠于什么事业,忠诚于某人或某种组织,而是指某些人因为缺乏自主意识,更缺乏自信,而对别人提出的观点、观念等等进行模仿、给予承认,以至全面接受采纳。这种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人性弱点。这种人性弱点的本质,是忽视了,或者说是自己主动地湮灭了自己的人性,无原则地去接受自己本不愿意接受的一切。概括地说,就是“言不由衷”和“身不由己”。
在心理学上,把自己以外的他人或团队对自己的期望,转变成为自己的态度,并使之成为一致的心理作用,称为投射作用。
小孩子为避免父母或老师的处罚,总会把父母或老师对于自己的调教,变成自己言行的准则,自觉白地去遵守。也就是将自己所依靠的人的想法采纳为自己的想法,作为自己行动的依据,这就是投射作用的基本原理。
然而,过了幼儿期逐渐成为大人的过程中,投射对象就会由父母或老师等特定人转移到组织、社团、学校、公司等大团体及社会的道德习惯。此时,由于有害怕被所属团体遗弃或疏远的不安,故将会忠实地遵守其所属团体所要求于个人的“像……一样”的期望。
显然,在某些人具备类似忠诚言行的背后,内心肯定会存在着某种自卑感或弱点。这种不知何时会被排斥的不安,时常会在他们心底盘旋着。
有一次,一位心理学家看到三四位营业部职员边走边谈,正准备要吃饭的样子。无意间,他现了一件奇怪的事。
那三四位职员走路的姿势、挺胸的模样以及手脚动作仿佛同一个人,套用现在流行的科技用语,简直像克隆人一般,非常相像。后来,当他看到营业部经理与他们擦肩而过时,才恍然大悟。
这事情好坏另当别论,但是这足以作为投射作用的实例。所谓公司风、校风及团体色彩等等。对这一点,每一个人大概都会有难以忘怀的经验。另外的例子,一个学生在某银行实习,他年纪尚轻,虽然他已通过了银行聘用的考试。可是,根据他学生时代给人留下的印象,他能否愉快胜任现在的工作令人怀疑,因为他具有活泼浪漫的性格,当个摄影师、自由作家倒是相当适合。但是,数年过后,他改变的情形令人惊讶。他的容貌,他的气质,已是十足的银行职员。不仅如此,连思想观念亦全然改变,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他在短短数年间的改变,是投射作用所造成的结果,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人成为团体中之一员,自然受到该团体特有的价值观所影响。从其意识上来说,也许有反驳抗拒的心理。可是,在其内心深处,基于投射的作用,在本人还没有现之前,其性格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改变了。
公司风气,这一无形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或价值观。在亲身体会之后,人们不得不接受这一个事实。
甲A职业球队,无论是国安或申花,那么多个球队中的任何一队均具有其独特的团队色彩。这就是为何即使换了球员、教练,球迷的支持态度亦毫不受影响的原因。
如果仔细观察,任何一个如公司、学校的组织都有其独特的风气,平时较难显现出来。然而,就像比赛一样,无论公司或学校,在与劲敌相争之时,最能表现及挥团队的色彩。
关于这一点,有人做了有趣的实验,他把学生分为二组,测验其对痛苦的忍耐度。第一次测验时,事先未做任何提示;第二次测验前,告诉一组学生说:“你们的耐力比另一组差。”同样地,他对另一组学生也说了同一句话,只是他是分别对这两组学生说的。测验结果显示,全体人员在第二次测验时,均表现出比第一次具有更大的耐力。这个实验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对团队加上压力的话,投射心理更能挥作用。
这个实验同时也证明“投射作用之大小,与对所属团队或个人的依靠强度成正比”。投射之根本动机,在害怕被所属团队遗弃,或被所依靠之对象讨厌。也就是说投射越大,则对方依靠度越强,避免被遗弃的欲望就越大。有此认识之后,人性的许多弱点就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了。
譬如,无论任何工作场所,都有人擅长于模仿领导的言行,如果是开玩笑或表演余兴节目,那倒没有什么。然而,如果一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其言行举动均与领导一模一样的话,就显得有点病态。为什么呢?因为在极端投射的背后,必定存在着使这种心理现象生作用的极端挫折感与自卑感。也有时候,或许是因为无意中压抑了无法泄的敌意与憎恨等感情所致。
无论是谁,其价值观不可能一开始就与其所归属的团队相同。起初,或是抗拒,或是不得不从,久而久之,因此而吃大亏者亦大有人在。当敌意日渐积累,且又无法表露时,可能在无意识中转化为过度的投射行为,以求根本的解除挫折感。
简而言之,那些被土司敌视的部属,反而会与上司在言行上一模一样,成为所谓的“克隆”人,这就是投射的负面作用,与前面所提的正面作用不同,两者虽然外表雷同,内涵却刚好相反。
同样,对他人,怀恨又害怕被对方现的人,常会把自己的兴趣、服装、言行模仿或是装扮成与对方一模一样。或者在恋爱中,因感觉自己条件比交往中的女性逊色,又害怕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于是在不知不觉中追求与女友有同样的兴趣。这些均是负面的投射作用,长此下去,终将无法避免冲突,可以说是极其危险的投射行为。
投射行为者与投射对象间的关系也是如此。但是假如投射完成后,当所投射之对象更进一步受到有力的第三者激烈的攻击时,结果将如何呢?行为者可能对于该第三者重新开始新的投射作用。然而更有可能的是,由于自己已投射到被攻击者,而与之合而为一,于是对于上述攻击也会身临其境。
例如,某人上个月销售额降低,自己的投射对象--经理,被比他权力更大的总经理责骂,会觉得像是自己被责骂一样。又如,自己所投射的公司因遭竞争对手打击而业绩滑落,会觉得责任在自己。甚至掉入“这一切通通是我不好”的不断自责中,而无法自拔的失落情绪之中。
这样的自责,就是由于自己与投射完成的团队或个人已合为一体,本来应攻击自己以外的敌人转而攻击自己本身。尤其是在大企业服务的职员中,经常为自责而离职者不在少数,或许这与公司组织庞大及上司要求严厉有密切关系。
然而,自责是造成神经衰弱的原因之一,是相当危险的心理现象。自责到达极限,可能会结束自己的生命,演变成自杀的悲剧。每当生冲突或事件时,有些人会觉得愧对父母或其他什么人的照顾而自责不已,终于自杀事故层出不穷。这就是(投射--白责--自杀)此一负面心理机能生作用之故。
自责意念强的人,表面看起来他好像很有责任感,仿佛组织或团队是他的恩人一般。其实不然,这种人的内心多半是懦弱的,而且隐瞒了他许多的人性弱点。
由此可见,投射作用的对象,或许是特定的团体或个人,或许还是社会流行的观念。最典型的例子,应届时装或型了。最令赶时髦的人失落的原因,经常是为没有赶上流行的时装或型,内心就懊恼不已。这类人的内心深处,多半隐藏着对服装或型没有自信的弱点。
不仅时装或车子等有形之物会造成流行,观念或思想等知识性的东西也会引起流行。而这些追求流行的人,也会借着追求流行的行为,以解除本身没有自信所带来的不安或挫折感,进而保护自己。
例如,当某一电视剧成为热门话题时,大家就会争相阅读原作;听说某作家有新作品,大家也抢着去看;图书排行榜公布谁排行第一,大家立即读遍他所有的小说,想成为另一个这样的人。令人意外的是,这些“文学青年”对这些作家的作品内涵并不了解,更不用说去了解真正有品味、有见解的作品了。这主要因为他们阅读这些作品,并非自内心的兴趣。而最常见的则是在一个团体中,出现忠诚型的人,他们正是投射作用下的产物。他们相信权威、跟随权威的引导行事,然而另一方面又容易反权威,其性格充满矛盾。其实他们有如青少年,想当大人,又对自己没信心,所以跟随权威、加入团体,成为他们安全感的来源。又因为怕犯错,怕被人轻视、利用,他们做事小心谨慎。然而一旦察觉到遭人利用时又极端冲动。这就是忠诚型人的特征,单纯却又多疑,有时顺从,有时又反叛,忠诚型的人总在矛盾中摇摆。
他们不会盲目地与人建立密切的关系,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虽然他们的内心深处也喜欢有人欣赏自己,但他们总是处处提防他人,这样一来也就很难放松自己,而别人也常觉得他们不易亲近。当然有时候,这种孤立的滋味会使他们感到苦恼,但基本上他们还是喜欢把自己隔离,与别人保持着一段安全、有尊严的距离。他们早巳学会了以旁观者的眼光观察,并用抽离的方式来判断事情,这是一种很舒服的感觉。
他们是严肃正统的人,他们不喜欢不正经的人。所以在某些的场合,其他人的笑话很容易激怒他们;尤其在办公室中,看到了这些言不及义的人,他们就会十分气愤。而这种怨恨的心情更深深地提醒他们,让他们在潜在敌人面前保持警惕。怨恨也时常提醒他们,不要忘记过去受过的伤害,这样就不会再上当。这种人总是处于神经高度紧张的状态中,其实有时他们活得很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