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官路风流 > 第九百一十章清算(上)

第九百一十章清算(上)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官路风流!

PS: 新书《静州往事》已经布,是很有味道的一本书,欢迎阅读。

…………………………………………

中午时间,侯卫东要陪段穿林吃饭,就没有回2号别墅,让小佳在别墅里招待带着一个小组过来采访的段英。

由于侯卫东的原因,段英一直有心理阴影,有相当长一段时间不愿意与小佳单独相见。

直到非典以后,她才真正走出心理阴影。

段英一直认为丈夫梁进文是一个好男人,业务精湛,为人善良,唯独欠缺男子汉气概。可是在非典时期,文雅的梁进文冒着生命危险从南方拿回了病毒样本,在关键时候其无所畏惧的英勇行为让段英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丈夫。

心灵认同以后,身体也就完全配合。这是段英家庭生活真正和睦的开始,也是彻底埋葬与侯卫东关系的开始。

从此以后,段英能够单独与小佳见面。

茂东市委小食堂单独为小佳做了羊肉汤锅,两人就在别墅的饭厅一边喝酒吃羊肉一边聊天。

小佳道:“现在我们基层都有一句口号,叫做防火、防盗、防记者,你们这些记者经常是无事找事,在鸡蛋里挑骨头,专门找出负面新闻来吸引眼球。我在临江管教育,刚上任就遇到老师罢课,被记者团团包围,现在听到记者这两个字都怕。”

空调将室内温度控制在二十度,屋内非常温暖。段英脱掉外套,身材性感无比。她夹了一块肥嫩的羊肉在锅里涮了涮,送进嘴里美滋滋地品尝着,调笑道:“毕竟是厅级干部的享受,这羊肉味道比外面餐厅强得多,不知道是不是特供的。我就拿这个来做一个题目,茂东市委小招待所的所有餐品都有特供渠道,普通老百姓吃不到。这个标题怎么样?”

小佳给段英一个白眼,道:“其他地方我不敢说。其他菜品我也不敢说,唯独这个山羊肉我有说法。当年祝书记在当市委书记时,祝书记所在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户结对子,祝书记带头捐了钱。用大家捐的钱给贫困户买了五十头山羊,还送了如何养羊的书,然后说好这些山羊只能卖给小食堂,换个说法就是由小食堂包销。第一年这个贫困户没有什么经验,山羊死了十几头。当地镇政府知道这是祝书记联系的点。就悄悄补了十几头山羊。这个养羊户现在有了经验,每年都能卖上百头山羊给小食堂,小食堂消化不了,就卖给大食堂,还在机关干部里公开出售。由于山羊质量好,每年过节,机关干部都等着买这家特困户的山羊肉。现在特困户的帽子早就摘了,还请了人帮忙放羊,这就是传说中的山羊特供渠道。这个好题材你们怎么不报道一下,是不是祝书记离开了岭西?”

段英道:“这个新闻太小。上不了《岭西日报》。这个新闻又太正,上了《岭西晚报》又没有多大意思,读者们会认为很假。”

小佳道:“现在是什么事啊,真事大家不信,假事深信不疑。”

段英道:“没有办法,这就是现实。报纸是企业,也要生存,总得找些大家喜欢的话题。”

小佳道:“我觉得应该是媒体引领着潮流,这才是大报风范。”

段英道:“你说的是往事,如今多元化社会。报纸被网络逼到墙角,很多事也是没有办法。”

聊了一会媒体,两个女人随即转回到全天下女人都喜欢的八卦话题。

段英道:“我们总算熬过了人生中最难过的日子,现在想起大学刚毕业时的生活。心里就一阵阵紧。”

最让小佳牵肠挂肚的也是当年两地分居的艰难时光,道:“以前经历时总觉得艰难,现在回想起还很怀念。”

段英道:“你是运气好,初恋情人就遇到了侯卫东。我的命不如你,接连遇到两个人都是内心怯懦的人,所以我憎恨软骨头。每次回想起与刘坤谈恋爱时度日如年的感受。就下定决心如果昨日重现,我宁肯辞职也不作当年的选择。”

她随即又道:“话分两面说,我能够进入媒体,从《沙州日报》一直来到《岭西日报》,能有现在的美好家庭,也全靠了当年刘坤的爸爸,刘家人唯一让我报有感激之情的就是他。说实话,他们家全毁在刘坤妈妈身上,这个女人不仅是自私自利,更关键是愚蠢,才将儿子毁掉了。刘莉早年跟着爸爸,这才没有被毁掉。可见,一个女人在家庭的重要地位。有一个好女人,家庭就兴旺,没有一个好女人,家庭就要被毁掉。”

后面一段话将小佳的隐忧引了出来,小佳道:“我赞同你说的话。当前我最担心的事情是我的小囝囝。我和卫东平时都忙,不可能将她带到身边,只能放在沙州。如果奶奶不生病,放在奶奶家里我还稍微放心一点,我婆婆是小学老师,为人也好,由她来教没有什么大问题。现在奶奶生了病,只能放在我家里,我爸妈的文化不高,在工厂干了一辈子,让他们教育小囝囝实在不放心。”

段英对刘光芬印象也很好,道:“伯母的病情怎么样了?”

小佳道:“她是肺癌,目前控制得还不错,但是这种病说不清楚什么时候就作。卫东这两年过得也不痛快,一个半师半友的领导去了,一个是感情最深的老妈得了病。而且,越往高层走,他走得越难。”

段英知道侯卫东当前面临的困境,安慰道:“侯卫东走到今天全靠了自己,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相信能突破当前的局面。从另一角度来说,他已经算是功成名就了,当初我们沙州学院毕业的一个年级,没有一人能做到他这个地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