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嚣张郡吏 (第2/2页)
黄县周围也就十几个乡,而他们兼任乡长也才不到半个月。
他们之所以着急,是因为蔡立告诉他们,一个月期满后,庄主会对他们考评。
“咳咳咳……”蔡立轻咳几声。
听到蔡立的咳声,下面的叫嚣声慢慢停了下来。
“看看你们是什么样子?进郡府时,个个说自己饱读圣贤之学。现在哪有一点儒生风范?”蔡立紧皱着眉头,对郡吏们的表现很是不满。
“请问使君,我们如何没有儒生形象?”一个郡吏不服。
这些郡吏可能还活在过去,依仗着自己出身大族,以为现在的太守还是在看他们这些大族的眼色。岂不知,当前的太守、郡府,都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蔡立的腰板早就挺了起来。
“儒生者,君子也。君子者,人不知而不愠。看看你们,有哪个‘不愠’?对普通农户,张嘴闭嘴‘刁民’,有失君子风度了吧?君子者,耻其言而过其行。让你们去做一个月的乡长,改变一下‘只言不行’的品行,就受不了了?君子者,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看你们现在的样子,哪有一点彬彬君子之风?”
蔡立的话很重。
首先告诉他们,儒生必须是君子。而君子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会保持自己的儒雅风度,至少不要生气。可他们不仅在生气,而且还在骂人。
然后告诉他们,君子应该有言有行,不能光说不练。可他们当乡长不到十天,就因为解决不了农庄、农户的问题,而纷纷想打退堂鼓,以掩饰自己的无智。
最后告诉他们,只要做的是对天下有利的事情,要自然而然,不要反对,要按正义行事。
一句话,蔡立就是当面在骂他们,无礼无智无义。仁义礼智信,为君子的基本要求。他们无礼无智无义,连君子都做不到,如何称得上是儒生?
下首的郡吏,顿时被蔡立骂得羞愧不已。
汉代之人,还是很有羞耻之心的。
但也有几个郡吏被骂得恼羞成怒,马上高声反驳:“农庄之事,如何‘之于天下’?”
意思是,农庄的事,怎么能说对天下有利之事呢?
“呵呵,看来你连圣贤书都没有读通,就敢混入郡府内张狂妄言。”谢方也有些怒了。
功曹是什么职位?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负责人事的hR,或者是组织部长。
看到这个郡吏对太守不敬,而且敢说农庄之事,不是“之于天下”,他觉得有点挂不住脸了。毕竟这些人都是要经过他考察的。
谢方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免得这些郡吏以“不愠”来攻击他。
“天下大事何为重?无非一个‘农’字。农事不兴,朝廷何来富强?天下人何来果腹之食?君不闻: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时。可见在我儒家心目中‘农’之重。
“如若不是农事不兴,导致众多农户再无生路,就凭太平道,就能蛊惑数百万众?黄巾入东莱才过去多久,你竟然敢言农事非‘之于天下’?”
其实,功曹的怒斥,无非就是一句话:连孔圣人都如此重农,你一个小小的郡吏竟敢轻农?
那个郡吏嗫嚅了半天,却再未说出一言。
有人倒是想用儒家“不尚稼穑”(不提倡务农)反驳谢方,可仔细一想,做乡长只是管治农庄农户,并没有让他们这些读书人直接下田劳作。
明显,儒家“不尚稼穑”也无法成为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