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赵贞巧设计建寝宫 欧阳修韩琦玩行酒令 (第2/2页)
“这次也算国宴,可以行酒令吗?”韩琦疑惑问道。
“官家说要有气氛,和谐,团结,友好,亲如一家的气氛。晏公刚刚说了,可以行酒令。”欧阳修回答。
晏公就是晏殊,今天负责宴会的头头。
开宴时辰到了,辽国,契丹,西夏,大理,高丽,吐蕃等国使者也都依约来到了厅堂。
厅堂里摆了一张由数张桌子拼成的大长方形餐桌,南北摆设。
北面为君位空缺,南面正对大门儿。东西两面为客人摆放了两行秀凳,东面为宋朝官员,东为主。西面为各国使者,西为宾。
主宾分次落座。因为是国宴,虽然天子不在场,该有的仪式不能少,只是规格降了而已。
演奏人员也在现场周围有序排列。宴会不息,奏乐不止。
一共18道果盘儿,20道主菜,当然不是一下子全部盛上来的,先上果盘,然后要依次上菜,先上一道菜喝了一杯酒。喝完酒再上一道菜,再喝一杯酒。
宴会上也不是光喝酒吃菜,天子宴上,每喝一杯酒要表演一个节目,今天的宴会是每喝一杯酒来一个行酒令,活跃气氛,佐酒助兴。
因为是和谐友好的国宴,投壶,猜拳等俗令不予考虑,要来雅的行酒令。
雅令又分为字令,诗令,词令。要求参与者思维敏捷,造词造句,妙语连珠。
相当于传说中的一曲新词酒一杯。如果不会点儿诗词歌赋,历史典故,智商没有120,都不好意思出来喝酒。名为斗酒,实为斗才。
第一杯酒的行酒令先由主人宋朝官员开始,宋朝行令官是晏殊出题,要求是每人要用两个字,用拆字法说出,而且要求分韵相协,结句必须是诗书中的一句话。
急于表现才能的韩琦率先开口:“轰字三个车,余斗字成斜。车车车,远上寒山石径斜。”
繁体字的轰是三个车。
辽国契丹使者也不甘示弱,随后说道:“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进一杯酒。”
大理使者也接着说道:“矗字三个直,黑出字成黜。直直直,焉往而不三黜!”
“焉往而不三黜”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柳下惠的一句名言。
没有对出行酒令的一方就要被罚酒,随着第一轮行酒令的结束,宴会的气氛也渐渐热闹起来。
转眼,第二轮行酒令开始了,由辽国契丹使者出题。这时窗外已飘起了雪花,辽国契丹使者要求雪景和古人名巧合者为行酒令。
高丽的使者是一位僧人,高丽使者说出第一个行酒令:“着履过街,必须雍齿。”(雍齿是汉代将领,曾经被刘邦封为什邡侯。)
大理使者也很快对了出来:“雪下纷纷,便是白起。”(白起,战国名将。)
宋朝官员是欧阳修出对了:“诘朝日出,征奈萧何。”
有人提出疑问:“这里没有雪呀,不合题意。”
“日出后,雪都消散了,无可奈何呀。”晏殊解释道。
众人又是哈哈大笑,气氛也更热闹了几分。
觥筹交错,推杯换盏,话也多了,酒也热了,脸也有些红了。
………
接下来的行酒令是西夏使者出题,西夏使者题目奇葩:要求各作两句诗,须犯徒刑以上罪者。
吐蕃使者对曰:“持刀哄寡妇下海劫人船。”
西夏使者曰:“月里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宋朝这边还是欧阳修出对儿:“酒粘衫袖中,花押帽檐偏。”众人依然不解。
欧阳修解释道:“酒都喝醉了,醉不成样儿了,色心四起,还有什么流放以上的事儿做不出来。”众人又是笑声一片。
整场宴会其乐融融,大家都尽兴而归。
……………………………………………………………
再说说杭州西湖替父报仇的那姊妹五人。苏大娘子苏扶光在皇后身边做侍卫。
今日,苏大娘子给皇后请了假,在收拾行装,要赶赴荆州去。
前几日,苏扶光收到了四妹苏扶苏的来信,信上说她在荆州见到了苏扶光的两位贴身女婢。
苏大娘子苏扶光的前夫,姓赵,名不敏。
受恩荫做了一名低阶小官儿。两人有一子名叫赵明德,今年11岁,苏扶光与前夫赵不敏和离时,赵明德才五岁。
苏扶光留下两个贴身女婢精心照料赵明德。两年前,两名女婢在和赵不敏的继室王氏一起去回老家的路途中失踪。
多方寻找也没有踪迹,自此,苏扶光也失去了和儿子赵明德的联系。
四妹扶苏被曹云舒派到江陵去出差。
一日,扶苏在刺绣坊办完公务,在街边闲逛。
这时,宁静的街道突然热闹了起来,原来是一名将军来江陵赴任。
这名将军的排场,超级大。马车十几辆,女眷乘坐的轿轿子有100多乘。
后面跟随家丁几百名,还有男仆,女仆跟随在马车轿子旁边。
扶苏一时好奇,跟着队伍走了一阵子看热闹。
扶苏突然发现有一乘轿子旁侧的女婢眼熟,有点像大姐送给赵明德的那两个贴身女婢。女婢也看到了扶苏。
扶苏继续跟着队伍走,尽量往女婢的身边凑,临近女婢身边,扶苏手中多了一个手帕。
扶苏离开队伍来到无人处,打开了手帕,上面有几个血字:明日城隍庙见。
第二日,扶苏一大早就去了本地的城隍庙,那位将军也携妻妾及仆人来城隍庙拜神。
女婢又悄悄塞给了扶苏一封信,就跟在将军妻妾们的队伍里走了。
扶苏打开书信,心中一跳。信中说这位将军是个冒牌货,他和他手下都是在江面上打家劫舍的水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