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文人的理想生活,这也是我们羡慕陶渊明的理由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废妻后,暴君前夫追她火葬场!
这几日,李皓宇被南安王妃的刺杀案,以及那句关于“月光温柔”的话困扰得头痛。
而卿予这边,却是一番新景象。
因为她如今的清名,有几位兄长的门生找上门来,请她再开林府诗会。
“林大人,如今在天下人心中,您不仅仅是圣上的前太子妃的身份。更是我朝第一位立于前朝的女言官,是天下名士的风骨呀。”
“遥想当年,林淯城大人还在,朝政清明,时时有雄辩之事发生。”
“文化因为有了交融,有了争论,才会更加的昌明。如今我等请小林大人,重开林府诗社,将长安以及天下的才子汇聚起来。”
几位文士大儒,陈词何其慷慨激昂,说的卿予浑身上下热血沸腾。
她好像又看到哥哥在京中率领学子们的伟岸风姿。
那时候,每到朔望之日,林府的和光阁中,清谈,诗会,茶会,策问,修文,总不停歇。
她穿梭在天溯王朝最年轻,最具才华与个性的文人骚客之间,扮成林府的丫鬟,借着斟茶倒水的机会,听他们对天下事侃侃而谈。
曾经的林府,是那样蕴藉风流,寒门学子皆以能成为兄长的门生为荣。
被几位文士用语言语一刺激,卿予胸腔里那一颗为林府恢复昔日荣光的雄心,又再次跳动了起来。
送走了他们,卿予当即打定主意,林府不仅每月开一次诗社。
还同时开府学传道,授业,以经学为本,布泽所有渴求学问之人。
于是,在周太傅与文人名士的支持下,诗社办了起来,府学也在扩大规模。
少时,长安林府,府学中的求学之人,皆是世家公子与小姐。
如今卿予改了太公爷爷留下来的规矩,她主持的林府府学,只对寒门与百姓开放。
凡七岁以上,粗通文墨的孩子,不论男女与出身,都可以来参加遴选。
她相信,哥哥一定会为她选拔人才,开天下先河而高兴。
而她主持的诗社,或许得益于她在外飘扬的穷名,少了沽名钓誉之徒,来的都是真正的读书人。
她每每也绾发,穿着圆领襕袍,仿若男子一样,摇着泼墨山水的折扇,与清流才子聚在一起点评文章,挥毫作画。
天下文章,读书才是第一人品。
才子中以崔逖和王端素有诗才和清名。崔逖擅长舞剑,手持一枚流光的清风吟。
王端吟诗,名句易得。还有别的才子挥毫,写下飘逸的书法,画下隽秀的山水。
百年林府之中,是这样的诗书耀眼,墨宝留香。
天下才子济济一堂,象征着又一个盛世的开端,让人心向往之。
渐渐的,林府拜帖渐多。
当年哥哥手握举荐官员的大权,来林府拜谒之人,形形色色。
如今更好,登门的皆是清白与胸怀丘壑之人。
第一次诗会结束,娟娘激动的哭了许久,她说今日好几次都错觉林大学士又回来了,感觉熟悉的林府也在逐渐恢复。
而祁墨,秀韵激动得几乎睡不着觉。
他们围着卿予问,昔年的林府也这般辉煌热闹吗?
卿予答,此时不及过去的万一,可未来,必然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既然生活充实了,她酒也就饮得也少了。
毕竟明朝酒醒伤愈重,酒入愁肠悉更长。
卿予喜欢这样的时光,带给她越发从容的心态,也抚慰了她无聊苍白的岁月。
或者一眼到头,垂垂老矣那日,她独居林府,这一生,也不算太过碌碌。
更让卿予高兴的是,这段时间,狗皇帝也上道,既不为难她,也不痴缠她。
于是她还能安安心心的日日去上朝。
散朝后,心情好就去一趟太学,也训诫太学生一番,然后又回府给学生们开课。
……
今日,又逢半月一次的休沐,崔逖竟然带来了他猎得的一只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