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华夏群雄异世论武 > 第33章 财神沈万三

第33章 财神沈万三 (第2/2页)

豪富沈万三答应负责修筑聚宝门至水西门一段,还有廓房、街道、桥梁、水关和署邸等相关工程。

他不仅延请一流的营造匠师,还整天在工地上督促进度,检查质量。

尽管一些“检校”常去工地制造事端,捞取油水,沈万三却依然比皇家修筑的城墙提前三天完成。

可这样做,恰恰大驳了皇帝的面子。

随之,他竟又向朱元璋提出,打算以自己的百万两黄金,代替皇帝犒赏三军。

这终于让明太祖龙颜大怒,于是他被籍没家产,发配充军云南边陲。

云南充军:沈家在周庄已没有了后裔。

据南京中华门沈万三展览馆的《展稿》说,沈万三当年发配到丽江,带去了昆曲。

如今的纳西古乐,细腻绵长,雍容华贵,《一江风》、《山坡羊》、《一封书》简直非昆曲莫属。

那个时候,玉龙雪山下,恐怕只有昆曲才是江南的小桥流水。

当年沈万三被充军时,据说身边带着金、银、铜、铁、锡五个儿子。

人们远远看去,总觉得一路上他们的身边金光闪闪。

于是有人奏报皇帝,说沈万三去云南时,把江南的财气也带走了。

皇帝连忙下了一道圣旨,不准他们继续前行,要将沈万三的五个儿子就地赐死。

小儿子阿锡正好在个旧那儿,接到圣旨后在高山上跳崖自杀,很快化成锡矿。

其他四个兄弟的鲜血流进云南的土地,都化为铜矿。

茶马古道:沈万三遭受不测以后,不少朋友纷纷从江浙一带到云南大理来看望他。

他们发现走茶马古道将江浙的丝绸、陶瓷和手工业品运往滇西北,乃至进藏,不失为一条求富的新路。

虽然那儿天气高寒,路途坎坷,充满艰难困苦,却很有开发的余地。

具有丰富经验的沈万三,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茶马古道,将江南一带的丝绸等特产运到云南,甚至进入西藏和缅甸、印度……

在茶马古道重操旧业,继续经商,是沈万三无可选择的选择。

谁也没有想到,这使他重新获得生机。

归葬故里:福泉山下沈万三墓在云南边陲度过了一生中最后的岁月。

沈万三于1392年追随张三丰到福泉山修道,后逝于平越。

1393年,沈万三仙逝后安葬于福泉山(贵州省福泉市福泉山下,现如今福泉山下仍有沈万三墓)。

明弘治11年(1498年)由其五世孙沈延礼(又名沈安)率子沈博及女沈琼莲将沈万三遗骨从福泉山迁葬江苏周庄银子浜,名水底墓。

民间传说,银子浜的尽头有水一泓,下通泉源,旱岁不枯。

水下有一个古墓,非常坚固,里面埋葬着沈万三的灵柩,它使今天的人们引发很多思索和启迪。

沈万三出生前父辈已经拥有千亩良田,并经营有米店,酒庄等作坊,在当时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个大富人家。

沈万三出生后取名号为沈仲荣,小名(乳名)沈富,在为其摆满月酒时,其父命人取来文房四宝和金银珠宝让其抓取,沈万三抓起一把翡翠雕刻的小算盘。

沈氏的管家即断定此子将来经济成就远远超出父辈。

但沈父并不高兴,沈父作为外乡人在与人交往中的人情际遇使其更希望其子将来勤读诗书,求取功名以光宗耀祖。

沈万三在学堂调皮捣蛋无心向学,先生也常常被其作弄,小万三特别亲近其乳娘和管家。

管家特别喜欢逗他玩,也在玩的时候教他算术知识,管家并从酒庄取来一空酒坛(陶瓷质),让小万三将零钱放入其中,并建立账本凡存取均需记账,此事小万三做的特别认真,沈万三的理财意识由此形成。

管家笑将酒坛取名为聚宝盆,此后沈家人都叫它为聚宝盆。

谁也想不到“聚宝盆”这三个字竟影响了沈万三的一生。

无论日后沈万三发迹迁居苏州城还是应朱元璋诏令搬迁南京城,此聚宝盆都一直跟随沈万三,虽不像民间传说那样神奇,但据传沈万三对着聚宝盆就有用不完的生意点子,或叫灵感。

后来朱元璋要征用聚宝盆来建南京城,沈万三只好以需要择吉日并斋戒七七四十九天后呈献皇上此盆才灵为由,暗里召集能工巧匠用黄金钻石打造一个聚宝盆,上面采用各种吉祥的图案,总算过了这一关。

事后沈万三感言,世间原本就没有聚宝盆,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啊!

财神沈万三尸骨埋在广东省德庆县永丰镇古蓬村委会境内的百册山顶上。

埋葬沈万三之前,风水大师赖布衣将该宝地命名为“七星伴月”。

埋葬沈万三后,风水大师曾福扬命名该宝地为“百足护珠”。

山脚下的村民流传叫“百足含珠”。

沈万三的后人称先人坟山为“百足吐珠”。

沈万三后人居住德庆县武垄镇,因避朱洪武追杀而大部分改姓为潘,改其他姓的则不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