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你打不过我的 (第2/2页)
冯昭表示不太理解这个时代的人对婚姻的观念。
睡过一定要结婚?
难道这件事不是成年人的自由吗?
杨景澈不知道冯昭想什么。
帮着冯昭把屋子前后的草都清除了,又将水沟疏通。
“对了,我记得知青点之前有个水井的,现在怎么没了?”杨景澈想起这件事。
院子已经全被填平了。
之前有水井的地方也种了一棵树。
冯建设告诉杨景澈。“前几年知青还在这住的时候,发生过几次知青跳井的事。
后来生产队就将井给填上了,怕还有知青这样做,真闹出人命。”
“好端端的为什么跳井?”冯昭好奇起来。
“具体我也不清楚,好多人说是闹鬼,可我晚上也来过几次,根本没有什么鬼,有人搞鬼还差不多。”
冯昭猜,可能是知青适应不了农村生活抑郁了吧。
“对了,姐,你还记得李知青不?那个说粮食从麻袋来里来的大学生。第一个跳井的就是他。”
冯建设这么一提醒,冯昭想起来了。
李知青文弱书生,刚来的那一个月,天天生病,一点工分没挣到,差点饿死。
后来听说是去偷生产队的红薯吃,才勉强活了下来,然后大家都排斥李知青。
但是有一个人是例外。
冯知意跟大家不一样,她还从自己的口粮里省出来给李知青吃。
冯知意做得很隐蔽,却被原主知道了。
没过多久,冯知意也远离了李知青,连上工都不会和他凑太近。
“我忽然想起来,姐,这个房间好像就是李知青当时住的。”
冯建设突然来这么一句,冯昭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其实李知青还活着,是冯建设的语气太过惊悚,将沉浸在原主记忆里的冯昭吓了一跳。
这么说来,那几十块钱和过期的布票也是李知青的咯?
李知青到底是什么来头没人知道。
其他知青也不了解。
李知青好像是第一个返城的。
“其实李知青人很好,我还读书的时候,李知青经常教我。可他不让我告诉别人,他返城都没告诉我,走了我才知道。”
冯建设叹了口气。
顿了顿,他低声说:“粮票就是他给我的,他让我好好读书,不要放弃,说政策会变的,书读进去了永远是自己,可惜我没听他的话。”
“现在也来得及。”
“我不想学了。”
冯建设摇头。
“书放下太久,我捡不起来。”
他现在也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了。
冯昭皱眉。
这时杨景澈在外面说道:“任何时候只要你有心,都能捡起来,别听其他人胡说八道。
他们说过就算,要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是自己,你听你姐的准没错。实在不行,你要不去参军呗。”
“我还能参军?”
“你有十七岁没?有就可以去了。”
“我刚好十七!”
“等年底征兵,你去试试。”
“我真的可以?”
“身高年龄都合格,只要体检没问题就行。”
冯建设跑出去,“可我听说参军条件很严格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被选上。”
“你不去试试,怎么不知道自己不行?”杨景澈反问,“当初也没人看好我,我不还是被选上了?”
“那我要准备什么吗?”
冯建设心动了。
要是被挑上,那可是光宗耀祖的事。
这样他在冯家就有话语权,可以护着姐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