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皇城紫禁,华丽壮观 (第2/2页)
位于西苑北海的琼华岛,为燕京八景之一,号称琼岛春云。琼华岛始建于金代,为人工堆叠而成。琼华岛上着名的白塔、阅古楼等均为满清时期建筑,明朝时期着名的建筑仅有广寒宫等建筑。
位于西苑北海的瀛台岛,明时称为南台,顺治时期更名为瀛台。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帝曾被幽禁于瀛台。袁世凯称帝后亦曾将副总统黎元洪软禁于此。
毛泽东、朱德、刘少奇、邓小平等领袖均居住过瀛台。瀛台在现代为办公、居住、举办宴会及招待活动的场所。
嘉靖时期,西苑陆续兴建了永寿宫、玉熙宫等建筑,覆盖了办公、生活、祭祀、玩乐等各方面的需要。嘉靖皇帝一直做着逃离紫禁城的梦想,并迁入了西苑的永寿宫。
紫禁城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
南面为午门,北面为玄武门,东面为东华门,西面为西华门。城墙的四角,各有一座风姿绰约的角楼,民间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
紫禁城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其后为御花园。后三宫两侧排列着东、西六宫,是后妃们居住的地方。
外朝的中心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统称三大殿。三大殿为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左右两翼辅以文华殿、武英殿等建筑。
三大殿为紫禁城的最高建筑,因为没有设计避雷装置,在明代频繁受到雷击失火,几次焚毁,又几次重建,犹如渡劫一般。
万历25年,三大殿第三次遭遇雷击失火。三大殿、皇极门、归极门、会极门被焚毁。因为万历皇帝怠政,直到梃击案之后,才开工复建归极门、会极门。
历史上的朱由校整日无所事事,每日跑到复建工地,观看木匠手艺和建筑施工。从此迷恋上木工和建筑,特别是木工手艺,更是表现出过人的天赋。
看着三大殿被焚毁后的残垣断壁,感觉大明王朝犹如这三大殿一样,似乎日落西山、气数将尽。
万历皇帝实在是太荒唐。
三大殿是皇权和国家的象征,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犹如现代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的地位。居然荒弃了十几年,严重影响皇权的威严,严重损害大明的形象,严重影响大明的国运。
朱由校想着等自己登基后,肯定第一时间修复三大殿,重振大明帝国的形象。
东厂番子们护卫着朱由校,一路向西穿过会极门、归极门,出西华门。沿着紫禁城护城河向北,再向西跨越玉河桥,出西安门,离开皇城,踏入北京内城。
队伍在东厂掌印卢受的带领下,西华门、西安门的守卫一脸谄媚的放行,根本不需要任何检查,有东厂掌印带路就是牛逼。
梃击案后,万历皇帝安排御马监加强皇城、紫禁城的门禁守卫,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依然是涛声依旧。怪不得刘成能够顺利的带张差进宫,居然可以刷脸卡,漏洞实在是太大。
紫禁城、皇城是皇帝生活办公的地方,戒备森严。皇帝亲军锦衣卫、四卫营部分官兵驻扎在皇城内。锦衣卫负责守卫紫禁城,四卫营负责值守皇城。
皇城的城墙内、皇城城墙和筒子河之间、筒子河外,有近百个值班室,每个值班室都配有10名守卫和铜铃。铜铃作为应急传递信息之用,以防晚上遇到意外事件。
紫禁城、皇城城门的守卫分为白天和黑夜两部分。白天的主要任务是各个大门的守卫,检查进出宫门人员。
守卫凭借进出人员所携带的铜牌决定是否放行。进出宫门的不同人员会得到不同名目的铜牌。只有佩戴相应的铜牌才能进出。
紫禁城和皇城城门早晨3点打开,晚上6点关闭。城门关闭后,任何人不得出入。晚上的管理制度更加的严密,在安排白天相应巡视人员的情况下,另外加上关门上锁的锁钥制度。
晚上到了规定的时间,守卫各城门的将领将城门锁好以后,还要将钥匙交到景运门掌管所有城门钥匙的司钥长手上,再由司钥长进行检查。
城门关闭后,任何要进出的人员都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才能让司钥长打开城门。普通人想要进宫,非常难。晚上进宫,更是难上加难。
如有紧急情况,也可以将奏折通过城门的门缝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