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微看书 > 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 > 第74章 撕破脸之淮河之战

第74章 撕破脸之淮河之战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位面开拓者:梦想与旗帜!

此时统领元朝两省十三万讨伐军的是来自河南的贾敦熙。两年前,他在云南讨伐一个土司时表现出色,迅速平定了西南地区的叛乱,战绩显赫。然而,现在共和势力竟公然反叛,元朝不再抱有以往投鼠忌器的顾虑。他们决心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将江南地区摧毁,也要让反贼苏星云付出应有的代价。

元军的先锋部队已经在淮河北岸排兵布阵。共合军这边也是严阵以待,全力以赴。苏星云麾下拥有众多战争经验丰富的军官,如何成、何峰、朱自筹等,他们此刻齐聚一堂。经过深入的讨论和商议,这些军官们一致决定要在这一战中毕其功于一役,一举击溃敌军。

然而,战场上的现实是残酷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会轻易让你围歼的愚蠢敌人。面对这样的局势,共合军只能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于是,他们决定派出大量精锐骑兵,对元军实施骚扰作战,以分散其兵力,打乱其部署,从而寻找战机,争取战场上的主动权。

这场战争的硝烟已经弥漫在淮河两岸,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激烈对决。

现在,淮北地区已经开始了一系列小规模的骑马射杀冲突。夜晚时分,元军大营中的贾敦熙看着骑兵的战损报告,脸上露出了深深的焦虑。

在靠近淮河的战场上,他们已经损失了两千名骑兵,而敌方的战损却低得惊人。具体有多低呢?他们的部队没有带回任何敌军的首级,至于手下报告的“力战突围斩敌数百,混乱中无法统计杀敌人数”的说法,贾督师选择了自动过滤。实际上,通过对生还的作战骑士的详细询问,他得知敌军使用的是一种类似突火枪的火器,这种武器威力巨大,而且只需一人操作。

由于对敌军的战术和装备了解不足,贾督师决定将部队驻扎在淮河北岸的颍上县。这一决策让共合军感到意外,他们原本希望这场战斗能够迅速结束。但现在,元军却停在了这里,不肯继续前进。

共合军的主力军队因此被长期牵制在这个地区,这不仅给后勤补给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且一旦江西、湖南、四川三地的元军有所行动,整个共合军的后续作战计划将会受到严重干扰。如果不能保证一个月后的战争所需的物资供应,那么原计划在京津地区的军事行动可能不得不推迟一年。

在这种情况下,共合军的高层开始重新评估战场形势,并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战略,以应对元军的这种拖延战术。同时,他们也加紧了对敌军火器的情报收集工作,希望能够找到对付这种强大火器的方法。战争的迷雾依然笼罩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双方都在为接下来的交锋做着准备。

在一群直肠子的军人中,他们对如何打赢战争的技术问题了如指掌,然而,当面对如何诱使犹豫不决的敌军南下时,这些年轻的军人却显得束手无策。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都与苏星云有着莫大的关系。苏星云向他们灌输的军事理念是正面交锋,直接攻打敌人,而对于古代那些谋略则不屑一顾。

事实上,苏星云所倡导的这种军事教育模式,与日本陆军大学的做法如出一辙,都是在权威之下培养出的盲目追随者,这也导致了学员们的思维变得僵化。不过,苏星云并非像日本陆军元老那样的顽固分子,他有着自知之明,因此,在面对他人的意见时,他还能保持虚心接受的态度。正当苏星云和共合军上下都为当前的这种战略僵局感到头疼不已时,王天柱——这个外贸组的组长,一个精明过人的人物——却想出了一个破局的方法。

在贾督师率领的元军与共合军隔着淮河对峙了三天之后,一些关于元军的流言开始在民间流传开来。这些流言版本众多,但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无非是两种:一种是说贾督师的前锋部队在与共合军的交战中遭遇了惨败,现在因为畏惧敌人而不敢再向前推进;另一种则是说共合军已经与贾督师达成了某种协定,双方将以淮河为界,互不侵犯。这些流言在江南和淮北地区迅速传播开来,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当然,像脱脱宰相这样经验丰富、洞察力敏锐的人物,他在听到这些流言的第一时间就识破了其中的破绽。他清楚地认识到,这不过是共合军使出的一种拙劣的反间计罢了,其目的无非是想动摇元军的军心,制造混乱。

古人云:“人言可畏,三人成虎。”这句话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尤其是在皇权至上的时代。比如皇帝本人,以及朝廷中那些位高权重的蒙古大贵族们,他们原本可以用自己的财富尽情享乐,但现在却不得不将资金投入到军队中。随着这支军队的日常消耗日益庞大,这些贵族们也开始关注起国家的财务状况,甚至开始出现了对军队的弹劾之声。

脱脱宰相,凭借自己的权威暂时压制了这些异议。但在承受了巨大压力之后,他还是选择给远在前线的贾敦熙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劝告贾敦熙不要过于在意那些流言蜚语,要稳扎稳打,巩固阵地。然而,他也隐晦地提到了当前朝廷财政的困境,希望贾敦熙能够理解朝廷的难处。

收到这封信的贾督师,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悲凉。他独自一人在军营中发呆了一整夜。其实,当这些谣言第一次传入他的耳朵时,他就已经开始思考可能出现的情况。而现在,脱脱的信件无疑证实了他的担忧——朝廷上下对他的信任已经动摇了。在一个皇帝拥有绝对权威的时代,长时间远离皇帝,又没有朝中重臣为其美言,失宠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命运。

不得不说,王天柱这一策略实在是高明至极,甚至可以说是狠毒。贾敦熙本就不是蒙古裔,这在元朝统治者心中就存在着天然的防备心理。如今,这些流言蜚语正好击中了要害,将这位手握重兵的将领逼到了悬崖边上,不得不战。在这种情况下,贾敦熙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奋勇作战,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忠诚和能力;要么坐以待毙,等待着朝廷的进一步打压和猜忌。

公元1348年十二月十三日,原本停滞了九天的元朝平叛军终于开始渡过黄河,这一消息传来,共合军军官团无不欢欣鼓舞。北方军团总指挥官何成立即下令全军后退十公里,以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命令骑兵团密切监视敌人的渡河动向,但严格规定不得干扰对方的渡河进程。

冬季的淮河水位不高,水流平缓,这为元朝大军架设浮桥提供了便利。随着浮桥的搭建完成,元朝大军开始了渡河行动。整个过程异常顺利,这让一直担心敌军会半渡而击的贾督师长舒了一口气。当然,如果附近没有共和军的骑兵在严密监视,或许他会更加安心。

此时,苏星云已经抵达军中,他正准备前往敌军阵地送交战书,以通知敌军决战。何成看着他,脸上露出了苦涩的表情,劝说道:“先生,虽然您的武功高强,但这次送信的任务还是交给别人吧?”苏星云回答道:“这个任务确实不宜由我亲自执行,但现在确实需要一位武功高强之人前去送战书,邀请敌军决战。只有我亲自前往,才能确保毫发无伤地完成任务。难道元军中还有能够屠蛟的猛将吗?”

这时,一旁的朱自筹挺身而出,坚定地说:“如果此行注定有去无回,那么我愿意代替先生前往。”苏星云听后,笑着摆了摆手:“你们不必再劝了,这是我最后一次冒险。此战之后,我共合军必将无敌于天下。但现在,为了战役的圆满成功,我必须亲自走这一趟。”

正午时分,阳光炽烈,元军已经全部渡过黄河并在扎营防御,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敌袭。在这紧张的时刻,苏星云单骑前来,很快进入了元军的视线。几十名骑兵迅速将他包围,苏星云站在原地,高声宣布:“我是共合军使者,请元军统帅出来见我。”

包围苏星云的骑兵中,一位百夫长走了出来,他瞪了苏星云一眼,冷冷地说:“贼军使者?先绑起来。”于是,苏星云被几个士兵五花大绑,推搡着进入了元军大营。在这一路上,苏星云保持平和,他观察着这些元军士兵的面孔,尽管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凶狠,但在苏星云的超感之下,他能感受到,远处更多元朝士兵眼中流露出的对未来的忧虑。

不久,被绳子紧紧绑住的苏星云被带到了贾敦熙的帐下。押送他的几位士兵几次试图逼迫苏星云跪下,但苏星云坚决不从,没有人能够强迫他。最后,两个性急的士兵失去了耐心,在众多将军面前,他们觉得这件小事都做不好实在是丢脸。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即同时向苏星云的小腿肚和大腿之间的关节踹去。这种对付普通人的方法,足以制服任何反抗者。

然而,苏星云并非普通人,他的身躯堪比怪兽。就在两个士兵动手的一瞬间,苏星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脚将两人踹飞。这两个倒霉的士兵如同断线的风筝一般,直接飞出了三米开外,重重地摔在地上,而束缚他的绳索也在这一过程中被挣断。这一幕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大帐中的将军们纷纷拔出武器,指向苏星云。

面对众多指向自己的武器,苏星云面不改色,戏谑的说道:“贵军就是这样待客的吗?”

贾督师向左右吩咐了一句,随后转向苏星云,缓缓开口道:“阁下好胆色,好功夫,今日特意前来,究竟有何贵干?难道是来投降的不成?”苏星云凭借着自己敏锐的听力,早已捕捉到贾敦熙刚才悄悄命人出去叫援军的细微动作。然而,他并未当场揭穿,而是选择直接切入正题,开门见山地说道:“我代表共合军问将军一句,明日的决战地点,不知贵方是否有何建议?将军敢不敢应战?”

面对苏星云的挑衅,贾敦熙自然不能示弱,他挺直了腰板,气势汹汹地回应道:“明日午时,我将在固始县西北二十公里处静候贵军的光临,届时我们痛痛快快地决一死战!”

苏星云听后,微微一笑,点头表示同意:“好,就这么定了。在下这就告辞。”

然而,就在苏星云转身欲走之际,贾督师突然出声阻止:“慢着!”苏星云故作疑惑地回头望去:“将军还有何吩咐?”

贾敦熙脸上闪过一丝狡黠的笑容,他阴恻恻地说道:“阁下空手而来,未免显得太过失礼。既然来了,不妨留下点什么作为纪念吧。”

苏星云眉头微皱,好奇地问道:“何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