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披肩斩棘的钢铁之路 (第2/2页)
也就是说,尽管苏星云现在已经在实验室里鼓捣出了苦味酸这种炸药,但由于没有合格的钢铁来制造能承受其爆炸的武器,他只能将苦味酸用作火箭弹的战斗部,或者用于打炮眼和炸山开矿。
在钢铁厂中,已经是马鞍山钢铁厂厂长的曾老铁匠用犹豫的语气对苏星云说:“苏先生,现在我算是明白了,我打了一辈子的铁,却发现对铁块越来越不了解了。以前出好铁是靠蒙,现在知道的越多,发现里面的学问越大。这些铁什么时候出炉,什么时候加什么料、炉温多高、什么时候淬火、什么时候回火等等,这些条件都会导致铁料性质的变化。”
苏星云听到这些话,似乎感觉到自己遇到了这个时代最大的技术壁垒。没错,由于基础理论科学和材料科学的缺失,工业革命的基石产业——钢铁工业已经接近了自己的生产极限。
苏星云在穿越之前曾经看到历史学家说什么宋朝经济发达、农业发达,钢铁产量海量,公元 1078 年,年产量已经达到了 1.27 亿公斤,已经达到英国 18 世纪末期的煤铁产量。看到这则信息,苏星云曾经自豪了好一阵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头脑的清醒,他意识到也许宋朝真的在产量上达到了工业革命初期的水平,但在材料学方面却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那个时代没有留下冶炼工艺具体的标准数据,完全是靠老工人的经验来指挥生产。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战乱的破坏,这些先进的生产经验没有被文字记录下来,即使有少量记载,由于缺乏数据,还是得靠后人摸索。没有一代代工匠智慧的积累,炼钢的技术水平一直处在低级阶段,无法在技术方面踏入工业革命。
苏星云想到这些,对曾厂长说:“不同工艺造成的差别要一条一条地记录下来,为了生产更好的钢铁,我们要不停地做实验。用数据记录下来,然后按照严格的标准来执行。一切困难找行政组解决,现在钢铁是工业的核心,如果必要的话,其他工业生产部门尽量满足。一种方法不行就试第二种,不要担心失败。”
曾厂长担忧地说:“这样花的功夫和代价是不是太大了?这样不断地试,每个工艺步骤都要耗费近千吨铁料。”听到千吨铁料而且还是工艺步骤,苏星云倒吸了一口冷气,但他很快下定决心说:“给我试,每样都试,我们是在为后人开路,再大的代价也要上。”
随着苏星云的决定,钢铁厂开始了忙碌的工业试验。然而,钢铁工艺提升的代价不仅仅是金钱,还有生命。在一号钢厂进行钢铁工艺实验的一个月后,发生了一场严重的事故。几位钢铁工人在搅拌钢水的过程中,观察的铁桥崩塌了,三个人掉入铁水中,尸骨无存。这三个人中,有一人刚刚完成初中毕业,是领地中紧缺的人才。
在得到消息后,苏星云沉默了很久,然后说:“这三人按照士兵阵亡的最高标准对待,以后在工业事故中死亡的人一律照此标准。在工作中工伤,按照不同级别的工人以及受伤的大小,我会制定一个标准。”这时曾厂长说:“苏先生,可是出了这事,铁厂中人心浮动,对你说的钢铁工业试验产生质疑,他们认为按照现在安全的生产方式出铁就行了,没必要冒着这么大的危险来试验钢铁的生产方式。”
苏星云盯着曾铁匠认真地说:“老曾,我们走的是正统大道,没有一条路是自然形成的,都是开路者走出来的。古时候人族从闪电火山附近取出火种,也是烧死很多人才学会用火的。
现在我们做的一切都是遗泽后人。这次死去的三个人会在三皇五帝的照顾下享受人族的香火。现在铁厂的待遇已经很高了,怕死不想干的人就让他们走。” 在苏星云的劝说以及为工业进步而死的人会受到先祖的照顾享受整个人族的永久祭拜的许愿下,钢铁厂的工业试验继续进行了。
而苏星云也将自己所有的空余时间投入到了钢厂的工艺试验过程中。由于苏星云的身先士卒,钢铁厂的工人对危险的钢铁工业试验没有任何怨言。一些最危险的工作都有苏星云的身影,由于超感的强大,苏星云往往能先一步发现危险,从而避免工业事故的发生。即使发生了事故,由于苏星云及时的示警和工人们的迅速反应,最多只是一些轻伤。从事危险工艺的钢铁工人都希望能和苏星云一起工作,因为在他身边工作太有安全感了。
苏星云通过巡查整个铁厂,往往能优先发现安全隐患,使得死人的重大事故在这个落后的钢铁厂中奇迹般地降低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不仅是安全生产方面,在工艺的探索过程中,苏星云的超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他能比肉眼更清楚地了解钢材在一系列加工下的变化,钢铁工艺的摸索速度大大提高,探索一项工艺所耗费的时间和铁料缩短了十分之一。然而,工业体系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学科,尽管有苏星云的超能力在作弊,钢铁工业的飞跃至少还需要十年。
与此同时,苏星云泡在钢铁厂中的时间变得很长,所以他现在非常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