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新宅子 (第1/2页)
微看书 www.vkss.cc,最快更新穿越农家之为了悠闲生活而奋斗!
第二天一早,柴米她们吃过早饭,就将柴茶和柴花送到了绣庄。
柴米觉得白嫖不好,和大伯商量后,主动提出给饭钱,但董娘子没要,只说以后多的机会给。
柴老大没办法,只能又把钱收了回来,拜托董娘子照顾两个小的后,仨人就去找牙人,继续看屋子。
柴米的打算是尽快将屋子确定下来,等下次来了有落脚的地方,柴茶和柴花要是在绣庄住的不开心了,也能有个地方喘口气。
柴米的要求不多,就几条。
一是尽量在绣庄附近,太远了柴茶柴花两个女孩想回趟家都不方便。
二是屋子房间越多越好,家里有十口人,要是都来一趟还住不下,那买屋子的意义何在?
三是柴米的预算就三百两,不能超太多,要不然拿不出钱来。
牙人听了柴米的打算,就有了底,加上是王掌柜介绍来的,也没耍什么心眼。
只是昨天去看的那家确实不合适,那家屋子占的地方虽然大些,但破旧得实在厉害,要住进去就得重新翻盖。
老柴家是想要直接住进去的,这个屋子不行,所以才没看合适。
今天他带柴米们去看了四处屋子,但柴米感觉都各有各的好和不好。
第一家是一个二进院,院子占地面积不大,但看着比较精致,是一家读书人住的,因为家里出了变故不得不卖了。
柴米其实是喜欢这样的布置的,宅子不大,但布置得雅致清幽,看着就心情好,而且还离绣庄近,但不好的一点就是,房间有点少,才五间屋子,卖家要价五百两银子。
虽然牙人说这个可以降价一部分,但也比柴米的预算高出太多了,所以柴米再喜欢,也只能放弃了。
第二间屋子是街边的一个铺子带后院,房间不多,就三间,但带个铺子就等于有了其他选项,可以租出去也可以留着自己用。
柴米觉得也还好,除了房间少的问题,其他的都还挺喜欢的,要价也只要三百多两,牙人说讲讲价能压到三百两。
但,想到后面还有两间,就先按耐住心情,继续往下看,说不准还有更喜欢的呢。
看完两间,日头也到了吃饭的时候,几人在牙人的带领下,找到了一家便宜又味道很好的小馆,吃了顿早饭。
其实买房子的事情,是柴米先提出来的,柴米一直觉得,房子这种刚需品,买了也不亏,更何况现在家里能拿出钱来置办,也正好需要。
就是不知道大伯他们怎么考虑的,昨天一天都在忙着,都没问过大伯他们同不同意,有没有其他打算。
柴米觉得自己买大一些的屋子,一家人也可以住一起,但大伯他们不一定这么想,一直住在别人家,估计他们也不愿意。
可大伯家的压力比柴米大,他不说三个孩子,念书的就有两个,压力就比柴米大一倍,何况还有两个老人归他赡养。
不是柴米要逃避赡养的责任,而是在他们的观念里,就是儿子养老,即使柴米能做很多事情,他们还是只会将担子压在儿子身上。
所以昨天晚上回客栈后,柴米就找大伯和大伯母聊过,大伯夫妻其实对于买房子是心动的,就算来的时候不多,但有个落脚的地方谁不想。
而且他们家柴碗连夫子都说了念书有希望,到时候还不是得往平城来,真有了房子,也算有个底气。
所以知道柴米要拿三百两出来买房子的时候,他们也盘过家里的钱,三百两不是不能拿出来,但家里得留下更多的钱以防万一,只能拿出二百五十两左右。
柴米仨人一合计,既然柴米想买屋子,那就买大点的,到时候一家人也可以住,大伯他们就买个像沛丰镇街边铺子一样的,现在大家的生活主要在镇上,就可以将铺子租出去,收租子,等以后来平城了,再看情况。
所以几人看到那个铺子的时候,还是挺满意的,就是价格高了些,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压压价。
这府城就是不一样,像沛丰镇,一百两银子已经可以买一座好的宅子了,但在府城,三百两也就只能买个普通的小宅子。
柴米觉得还是得多多赚钱,这样选择的方向会更多。
一行四人吃过饭继续出发。
第三间屋子是个好宅子,房间也多,也符合柴米的要求,价格也还能接受,但柴米还是放弃了。
原因是就看宅子的一会儿功夫,柴米就看到有好几个男子结伴进了旁边的屋子,而且从那传来的喧闹声越来越大,隐隐约约能听到什么“大大”“小小”的声音。
这一猜就知道应该是在“赌大小”吧。
问过牙人后,确定了旁边就是些个赌钱的。
柴米瞬间就放弃了。
前有“孟母三迁”,就是想给自己的后代选择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柴米既然知道,就不能要这屋子。
现在白天他们都叫唤得如此大声,夜里估计声音也不小,赌徒们彻夜的玩是很正常的事情,那还要旁边的人家怎么休息。
而且家里算是老弱病残的一帮人,赌徒们都是些不怕死的,这很容易出问题的。
家里的孩子们都还小,难免有疏忽的时候,被带坏了还是挺容易的。
所以柴米考虑了之后,就直接放弃了。
只剩下最后一家了,柴米觉得若是还不合心意,就只能先再看看,几人是打算明天一早就回家的。
第四间屋子也是个二进院,但又不是传统的二进院,看格局应该是被房主重新加盖了两间屋子,导致院子有些窄,房间倒是挺多的。
牙人说,这间房子是一大家子人住的,算是三世同堂,但都特别会生,而且生的儿子也多,儿子生的孙子也多。
儿子那一辈这个宅子还是能住下的,但从大孙子开始成婚后,就住不下了,只能加盖了两个房间,可事情还没完,接下来的孙辈们开始长大,也都到了要成婚的年纪,而房间已经没位置再加盖了。
然后矛盾就出现了。
本来家里人口就多,大大小小的二十多口人生活在一起,暗地里就有些龃龉,只是没闹到明面上。
要养活一大家子人,家里也并不算宽裕,要是拿银钱给他们重新买房子,那是买不起的,可人多了就一下子没能平衡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